潘多拉歷149年八月十四日。
作為當代最具有生命力的人類勢力,統伐區在滇西的拓展陷入了阻力。
這種膠著狀況,好似絕命位面那邊讓燈塔淪陷的帝國墳場。
統伐區作為具有科技優勢的一方,投入了上千輛機動車輛的機械作戰力量,傷亡數量雖然很少,但是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且不說燃油,機械零部件這種傳統意義上的戰爭運轉消耗。生物戰鬥兵器成建制的投入到對生態的戰鬥中,增加了新的後勤表。
在滇西生態中,由於機械獸身上感染了蠕蟲一樣的菌絲,需要開刀切除。
於是乎,光是配套的醫療所就達到了五十座,集結的醫療人員數量達到兩千。這還是現在有了血包和生命輻射幫助再生的技術輔助下。
~
湛江工業區
這裡所有生產部門內,總計有四千個衛鏗在崗,已發展城統伐區的第二大都市,總人口十一萬人,為戰爭中的前沿供應基地。
在湛江西新建的飛機場中,一架架安二,正在進行繁忙的起降活動,來回輸送人員。
從飛機上下來的人,臉色慘白,如同殭屍一樣。一下飛機就進入調整倉進行沐浴,同時補充食物,將血氣恢復過來。
……
雖然現在已經有了更加先進的飛機,進入野蠻擴張狀態的統伐區航空部門,卻仍傾向這個五噸重量的雙翼飛機。
【這飛機哪怕是空中發動機失效,唯一的操作也只要將拉桿向後拉到底。設計者充分考慮了菜鳥飛行員的應對能力】
在當下,統伐區的人類儘管已經完成了對區域生態的壓制,但是曠野中的生命輻射對大部分非壯年男性人類個體還是有影響的。
影響小,仍然也是影響!
在交透過程中減少穿梭野外生命輻射區的時間,是必要的。
鐵路目前只適用於大宗貨物運輸,而為了方便地廣人稀的各個區域的人員交流,當然是要大力發展空運。
現在統伐區各地平均是每十個種植園要共同負責維繫一片硬化路面,方便每日可以達到二十架次的飛機起降的最高標準。
而按照統伐區現在的中小型種植據點上報的統計,現今已經新建了一千五百個飛機場。而未來,擴大的統伐區要更多。
也就是說,安2式的運輸機,在未來十幾年、幾十年的時間裡,要成為潘多拉位面復興時代一兩代人,甚至三代人記憶中的“空中公交車”。
這個交通戰略可以參考美國
二十一世紀,某些人為了鼓吹美國發達的航空產業,統計出了一個美國飛機場數量是己國百倍的概念。其實客觀來說美國飛機場是很多,空中營運規模是東方的兩到三倍,但是上百倍的飛機場差異?就是同時期印度統計公路的資料一般不講道理了。(印度將未經硬化道路算到其內)
北美有大量的小型機場,這類小機場的空運基礎設施其實很便宜!而且不缺燃油,而對比之下一兩個億一公里的高鐵,那才是鋪金撒銀。
統伐區的交通是國營,面對同樣的選擇題,迫於成本只能選空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