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多拉位面系統:“歡迎回到你的主經營位面,是先吃飯,還是先喝水,還是,嗯吶~啊(這是被突然懲戒後,慘兮兮的哼)……”
咔嚓一聲,歡迎介面切換成了正經的資料介面。
衛鏗叢集現在確定了潘多拉這邊嚴峻的局勢後,正試圖從空扭位面(聖劍)的狀態中切換回來。
數秒鐘後回過神來,分出幾十個分體才對系統介面問道:“你說啥?”
系統那邊,新值班的監察者被廖陽秀揪著耳朵,拎到一邊去。
這邊聽到衛鏗的詢問,沒好氣地回答道:“請問您接下來的步驟是什麼?”
在潘多拉位面,衛鏗叢集負責迎接自己的那一部分個體:“我先上個廁所放鬆一下。”
……
贛南,人類的控制區域中。
新降臨的衛鏗叢集,在翻新過的廣場上,整整齊齊地排列成了二十五乘二十五的大方陣。朝著廣場的東北方向看去,不到三公里外,就是高度達到五十米的種植園生命輻射塔樓。
然而這裡僅僅是一個降臨點。
在目前統伐區,一共有二十八個降臨點,分佈在贛、閩、越、湘、滇各個區域,所以總人數是25x25x28=17500。
……
整個降臨過程持續了三個月。
潘多拉世界的衛鏗們也全程收集了,這一次降臨過程中的全部資料。
這些降臨點附近的生命塔都圍上了玻璃管道組成的柵欄。玻璃管中灌滿了活性炭,構成了雷達網的模式,將這個世界能為衛鏗生命重建的“基礎有機物”生命輻射,聚焦在衛鏗的降臨中心。
2月2號,從主世界發來的高能粒子抵達,潘多拉場的扭曲過程,在這類“碳雷達”基礎有機物資訊的供應下,較為清晰的展現出了人類在生命場中誕生過程。
在降臨地點上,一個將各種光纖扭曲成七彩層的巨大泡泡層出現,然後就是上千個類似生物的卵一樣的能量塊,開始類似碳基生命受精卵的發育。在這個發育的過程中,對外界的生命輻射是有選擇地進行吸收。
……
衛鏗叢集就是標準地球人類,在降臨到地球,抽取潘多拉場生命輻射的過程中,不是什麼頻段都會抽取。
比如沼氣池中微生物的生命頻段固然對人類有害性低,但是仍然要按照人類生命體所需的模式進行轉化。這就需要消耗主世界的資訊焓,以及依靠在潘多拉的衛鏗叢集自身生命代謝的生命輻射過程轉化。
統伐區(主要是衛鏗)藉著這次降臨進行了研究。
而研究方式則是:首先對這裡的有機物放射頻段檢測設施,進行更加精細化的標定。然後觀察趨勢,據此設計試驗對趨勢進行擾動,再進行資料統計!
在空扭位面,中人之姿的衛鏗老爺就是這樣一步步把技術熬出來的。
而這次降臨的過程中,衛鏗透過一系列工藝方法,逐漸靠攏潘多拉位面中,屬於自己(人類)的“最優頻段”。
沼氣池裡甲烷分解者放出的輻射頻段,經過了對農作物植物細胞影響的第一輪過濾後,再經過動物細胞培養器的第二輪過濾,最後能確定這些頻段的百分之九十八以上能被衛鏗的降臨區域完全吸收。
……
最終取得的小型化技術產品,是一塊塊光伏板一樣的分層培養皿!由細菌、植物細胞、動物細胞、人類細胞等組成了複合層面。
這種碳基元件的研發成果,也將是統伐區下一代通訊裝置的基礎。
其具有承載資訊量高、輻射對人體契合度高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