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出籠記> 2.05章 蓄積資本和開發能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05章 蓄積資本和開發能源 (3 / 3)

……

資本聚集過程中,彷彿有那麼一股魔力,衛鏗發現自己也被魔力感染了。衛鏗發現自己也在徹夜不眠的工作,而且還是高腦力消耗的工作。

衛鏗:“所以,我到底圖個啥?”

即將返回神州位面,當頂層名流的衛老爺,發現自己一時半會,不應該走,應當多做一點。

潘多拉135年10月,得到絕命位面技術專家們的指點,衛鏗開啟了潘多拉位面的能源新革命。

這份能源站的資料是羅紅星遞給衛鏗的。

當衛鏗開始忙碌的時候,羅紅星給衛鏗的監察者發了一個通訊資訊:“小鹿,因勢利導很重要!”白靈鹿表示虛心受教,但能受教幾分,那就天知道了。

下面說說,衛鏗現在忙的事情。

對於中國城市化之前的少年們來說,一個挖了幾年的池塘,隨便用長杆子攪一攪,總能發現裡面有氣泡。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

遠華的船員們抵達後,粵地城市化程序增加,能源消耗也陡增,過去以木炭為能源的方式在如今遭遇了很大的挑戰,木炭的儲存容易被真菌侵襲,而釋放的孢子又容易造成生物汙染。所以急切需要更加方便儲存和運輸的能源。

電力和天然氣在主世界的同時期,是人類社會的重要能源,一個是透過電線來傳輸,一個透過管道來傳輸。現在天然氣是沒有的,但是沼氣?按照如今生物界這種欣欣向榮的架勢!不僅可以有,而且還能很多。

根據羅紅星敘述,他抵達絕命位面後,在華南部分地區待過,那些鄉村地區沒有煤礦,通電量也不足以支撐大規模電器,為了解決發電問題,上了土法,開始搞沼氣發電。其實也不是土法,那是國家電網還沒有那麼發達,為鄉村提供技術援助。

衛鏗呢說幹就幹,直接把池子挖出來,挖的很深,很大,而且底部連結加熱管,當工廠的廢熱殘渣匯入一旁的水池中,熱量可以透過管道流動,傳輸給反應池子,用來調節反應溫度,然後給池子糊上水泥,貼上防水層,然後再貼上瓷磚。整個池子透過管道加料,頂蓋上連線著軸密封攪拌杆,出料口可以在生產過程中排放廢料。

當建造完畢後,這個十五組,邊長八米深度十二米的池子內開始注水加入原料後,幾乎一夜之間,內部就如同啤酒一樣翻騰。秸稈等枯枝爛葉的分解速度,堪比草莓長白毛的速度。隨攪拌杆攪拌均勻,大池子內的沼氣如同搖晃後的可樂,氣泡呼呼呼流出管道,進入燃燒室推動燃氣輪,帶動發電機組轉換為電能,順著高架上的電線傳導到附近的工廠。

只是潘多拉場中,生命活動的能量是可以隔空互動的。

甲烷菌在得到充沛的物質供應後產生甲烷的同時,其剩餘生命能量,也就輻射到周圍一些草木,甚至昆蟲身上。

最早的沼氣池不得已在發電十天後被迫停止了,因為一條老樹根直接漲了起來,把三號池子崩裂了。

所以第二次修沼氣發電站,衛鏗直接在每個池子周圍堆積了厚度三米的一層高嶺土,用青磚和水泥堆得嚴嚴密密。(這是帝王墓葬工藝)

這麼一個能不斷生產燃氣能源的水泥池,對外生命輻射能量密度,不下於文明時代的核反應堆。只是甲烷菌沒有複雜基因,對人類基因的插入效果有限。但持續不斷的輻射,仍然會讓部分糖類、蛋白質增生量增加,超出人類內分泌協調承受的上限。

在135年11月到136年4月這段時間,

那些非衛鏗對照組中的工人,如果持續在場工作三個小時,就會肚子疼亦或是面板上出現蟎癬病。

衛鏗和工程組們得出的結論:必須加大電力控制自動化,每次巡視不得超過半個小時,並且每日需要和其他區域值班的同志完成血液互動,或者直接注射衛鏗的血液,徹底增強自己在微生物增生時生命輻射的抗性。

只是組織上在安排工作的時候,更傾向於主要安排衛鏗叢集承擔一半的值班量,等待下一代技術更新。

沼氣發電站每個池子每天能處理一百公斤類似秸稈的物質,日發電量為1萬千瓦左右,也就是一萬度電。電費目前零點八分錢一度,一天就是八十塊錢,而整個電站需要十個人維持運作。可以將產出中的三分之一作為崗位工資。

作為沼氣發電廠,目前最大的工人群體,衛鏗們拿到了組織發的工資後,不由感嘆:“這真是一個高福利的崗位。”

如果這個崗位真的可以提供一成不變的生活狀態,那麼這裡適合躺平。但是!~衛鏗揮舞著拳頭給自己打氣道:“要奮鬥啊,為了美好的明天!”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