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眾臣就聚齊了。
烏泱泱一大群,將整個議政殿都站滿了。
除了眾臣,還有皇親國戚,各位皇子皇孫等,當然也包括了五郎和三妹,她們都站在大殿上方,離老皇帝不遠。
元鼎帝被老太監攙扶著坐上龍椅後,就讓眾臣先發表意見。
這是大元國曆來的做法。皇帝們雖然都很喜歡乾坤獨斷,很想直接指定太子,但指定人若是不合眾臣的意願,那就會出大亂子,元鼎帝自己就親身經歷過。
所以,每次立太子,總要讓臣子們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有個選擇的機會,然後再儘量統一意見。
當然,能發表意見的,都是高品階的大員。其他人雖然多,但只有觀摩的資格,只是跟在後面搖旗吶喊的。
經過眾人一番搖唇鼓舌,大致的意見很快出來了,可以看出,支援五皇子的人大概佔了一半,支援六皇子的佔了三成,還有兩成人竟然推舉五郎!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兩個皇子並不是多麼得人心。當然五郎能佔兩成,有可能不少人是揣摩老皇帝的意思而做的決定。
五皇子成績最好,臉色卻不好看,這跟他想象中的結果,出入太大了,他怎麼才只一半的支援率?
元鼎帝咳嗽幾聲,努力坐直身軀,
“既然諸位大都支援永璇,咳咳,那朕也不孤行己見,咳咳,不知諸位還有其它意見嗎?”
這意思是少數服從多數,雖然你不支援五皇子,但按道理,你該改變主意了。
元鼎帝對於誰來做太子,要求不是太強烈了。原本他想要一個能打能扛事的,但現在邊關已平定,這一點就不重要了,誰來做他的繼任者,關係都不大。如果可以,他還想再做一百年皇帝,奈何歲月不饒人,由不得他。
但元鼎帝話音剛落,明親王就開口了。
“陛下,永璇很可能並非您的親生子,怎能立為太子呢?”
此言一出,眾臣愕然。不過年紀大些的想起了以前的事,不由若有所思。
五皇子則大怒,他根本不知道這回事。
他當時剛出生,自然是不知道情況,後來長大懂事了,也沒人跟他提過這件事,現在明親王的這句話,在他看來完全是莫名其妙。
不過鑑於對方是皇叔,他還是有所剋制的說了一句:
“二皇叔,你編的這個理由,是不是太過牽強了?”
元鼎帝也皺眉,
“皇兄,此事早已澄清,咳咳,你如今又重提,是何用意?”
五皇子聞言,皺起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