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這次行動很迅速,大軍過了滄水後,他已經選好了自己的駐紮地,鐵坎城。
只是分配隊伍的時候,出了點問題。
駱元帥想著,三皇子守鐵坎城,總不能就讓他的三千騎兵去扛,得分派些軍隊給他。
但是,在場的將官沒一個吭聲,就有點小尷尬。
還是駱元帥親自點了幾部人馬,派往鐵坎城,才讓三皇子下了臺。
這些人馬也就是三皇子以前的部下,包括京城來的援兵右屯衛的一部分,和數年前跟隨過三皇子的一些將士。
這些人馬加起來,總共是一萬六千人左右。
盛寒山則有二萬六千人。
這比三皇子整整多出了一萬人,讓三皇子的臉色相當難看。
他問道:
“駱元帥,這麼點人守城,太少了吧?”
駱元帥回:
“三殿下,援兵就這麼多,沒辦法。我這邊的敵人可沒減少,是不能調走太多的。你們只需要守城,這些人馬應該夠了。”
三皇子又問:
“那同樣是守城,本宮比盛寒山少了一萬人,你就是這樣分派的嗎?”
盛寒山不等駱帥回答,介面道:
“三殿下,你應該親自去看過了,鐵坎城比洛潽城更堅固,而洛潽城防禦設施短缺,更容易遭到北戎的攻擊。你想想,北戎國會優先攻擊哪一個?肯定是洛潽城無疑啊!他們長途奔襲,太需要一場勝利來鞏固軍心了,那必定會攻打難度低的,你說是不是?”
這話,三皇子沒法反駁,因為他確實親眼看過了。
而且盛寒山的推測也非常有道理,就連宋興寧,也覺得沒毛病。想一想,他若是長途奔襲,那累得要死了,肯定會優先攻打容易的啊!
就算不是長途奔襲,那先打容易攻下的城,也會是將軍們的最優選擇。
至於守城兵力各有多少,敵人又不知道。
而且兵力多一點,在這種情況下起不了決定性因素,北戎兵一向不懼大元兵多的。
所以,盛寒山的話一點毛病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