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夫人抱著棉娘嗚咽了好一會,才抬起頭來,眼裡滿是淚水。
她一把拉起棉孃的手,
“棉娘,你跟我走!咱們先去找一個糟老頭子討說法去!”
魯叔苦笑,示意車伕把馬車駛過來。
杜夫人剛要走,卻想起一件事,四下望了望,問道:
“三皇子人呢?”
魯叔回:
“夫人,三殿下已經離去了。”
杜夫人咬牙,
“跑得倒挺快!先不管他,他跑不了。”
說著,拉起棉娘要走。
棉娘哭笑不得,這位真是個急性子,她得先跟盛家其他人打個招呼才行呀。
二郎五郎三妹等人已經圍過來了,紛紛上前見禮。
這也是他們的前輩了。
杜夫人回過神來,也一一與盛家人回禮,說等會再來正式拜訪。
上了馬車,杜夫人就緊緊拉著棉孃的雙手不放。
棉娘聽著杜夫人與魯叔的解說,才算明白了,自己當初為什麼成了孤兒。
十六年前,正是大元國西部動亂的時期,加之朝局不穩,敵國趁機大舉興兵犯邊,那時候的情況,比現在的北部戰事還要激烈和危險得多。
在這危急時刻,棉孃的親爹杜元帥,就是那時候掛帥出征,迎擊敵軍的。
到了邊關後,杜元帥指揮若定,用兵如神,很快就接連打了幾場勝仗,將敵國的侵略姿態遏制住了,一時間聲威大振!
可就在這時候,朝廷傳出一股風聲,說杜元帥勢大,兵多將廣,有謀反的可能,必須立刻加以挾制,否則將尾大不掉,後患無窮。
好些臣子出於各種原因,上奏皇上,要求削其兵權,或者換帥。
那時候老皇帝已經登基,不過當時朝局不穩,各方勢力很大,皇帝掌控不足,很有可能被迫妥協。
這種風聲,都傳到邊地去了,不管是百姓還是將士,都是人心浮動。
這種情況,怎麼與敵國對壘?
敵國雖然吃了幾次敗仗,卻並沒有傷筋動骨,還在嚴陣以待,這種關鍵時候,怎麼能臨陣換帥,或者削弱自己的實力呢?那是對將士們的不負責任,更是對邊地千萬百姓可能再次遭遇苦難的漠視。
必須堵住那些居心叵測的眾臣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