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聽說盛家的媳婦是個女夫子,會教孩子們讀書,還不要錢,於是,一窩蜂的想把孩子送到盛家來學習。
這樣就很為難了,盛家不是學堂,沒有那麼多的地方容納這麼多孩子。
還有,林氏只有一個人,畢竟精力有限。
還是棉娘多嘴了一句,說每三天開一次大課堂,所有人都可以來旁聽。
不具體每個人都教,能旁聽,能聽懂多少算多少。
反正也不收學費。
只把精力重點放在自家孩子們身上。
棉娘這個意見很好,盛家就採用了這個方法。
也不用每三天什麼的,就是天氣好的時候,隨機上課,和練武一樣,敲一下村頭的鑼鼓,敲三下就是號召大家來習武,敲五下,就是讓孩子們來上課。
這個法子,村裡人都同意。也都很感激。
不用報名了,人人都可以來旁聽。
其他村子裡,還沉浸在算賦的後遺症裡,桃花村的損失最小,都是因為獵到了那隻熊的緣故。
閒暇感慨下來,都說是託盛三郎媳婦的福了。
窮苦老百姓,這個世道真不好活啊!
***
收賦稅的事情,棉娘不放心阮氏。
悄悄去鎮上,見了阮氏一面。
阮氏與她說了,“你不用擔心我,我手裡頭有銀子了,張屠戶把他的藏銀,給了我二十多兩,交算賦,我們一家只有三口人,只交了幾百個大錢,剩下的,一部分給他買了藥,請了郎中,還沒有花完呢。”
“你給我的那十兩,我更是動都沒有動。我還每天賣豬肉,手裡有活便的錢,你不用擔心我。”
棉娘點頭,她看著阮氏,彷彿有千言萬語要說。
又不知道從何開口。
阮氏又道,“張屠戶現在想拿銀子自救,讓請各種郎中過來,我把附近的郎中都請遍了,郎中們都說沒法治好了,藥還在給他拿,都是拿得最便宜的那種,苦得要死,又吃不好病的……”
“你放心,只要他好不了,他就沒法怎麼樣我,頂多就是罵幾句,罵我又不掉塊肉,他好不了,他就受我拿捏,我吃不了虧。”
棉娘點頭。
“娘,您受苦了,一直沒能體會到孃的苦,是棉娘以前想得不夠周全。”
阮氏紅著眼睛笑道,“棉娘已經夠好了,是娘沒本事,讓你過得委屈巴巴的,你不恨娘就好了。”
母女兩人透過上次的事情,心結都開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