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閒不知道他的小姨在百花村收了個徒弟。
這一天他在百花村呆了整整一天,仔仔細細的看過蚊香作坊和飴糖作坊之後,也對正在修建的造紙作坊進行了細節上的最佳化。
人多力量大,這造紙作坊已經建成了一半,造紙所需要用的那些器具也基本上製造出來了,他和工匠們仔細的說了說用來將木材碾碎的石碾子要怎麼做,然後又去了他的那一片尚未開墾的荒坡瞧了瞧。
一萬人開荒,這個規模極大,這裡從南到北恐怕有數萬畝的地,只是這地上雜草灌木叢生,還有需要搬走的亂石頭,這個工程量也極大。
朱重舉和他並肩站在山坡上,他看向許小閒的視線裡充滿了敬佩——
“大哥,要論敗家……我不如你!”
許小閒一怔,怎麼說話的?
我特麼哪裡敗家了?
“以往,我每月的開銷大致在千兩銀子,大多數都是花在了淡水樓和蘭瑰坊。”
“我以為我那已經算得上是大手筆的敗家了,但今兒個在看了大哥的這番舉動之後,才深刻的反省了一下,二弟我……相距大哥的手筆,微不足道!”
“三萬人啊!一人十文錢,大哥這一天的支出就是三百兩銀子!一個月就是一萬兩……嘖嘖嘖,”
“我起碼吃了喝了,現在才知道也就是屙了拉了,結果啥也沒得到。哪裡像大哥這般高瞻遠矚,雖然大大的敗了家,卻敗出了一個好名聲!”
“這三萬人,可代表著咱們涼浥縣三萬戶人家!大哥讓他們刨土砍木頭送銀子……破了財得了名,還解決了季縣令的麻煩,一舉三得,這才是敗家的最高境界,二弟我今兒個又學到了一招!”
許小閒愣愣的看著朱重舉,他想笑,可得憋著,好吧,就當我是在敗家吧。
等明年老子那些土豆種在了這裡,等後年,這裡的數萬畝土地都種上了土豆,這一傢伙能收穫多少斤?
就算畝產三千斤,這裡就算一萬畝的地,這就是三千萬斤土豆!
現在涼浥縣所有的稻、黍、稷、麥、菽加起來能產多少?
按照涼浥縣縣誌的記載,整個涼浥縣,豐年最多收五穀八十萬石,也就是八千萬斤。(為方便,一石按百斤計算,勿深究。)
涼浥縣而今有人口二十餘萬,除去稅賦和地主所得,剩下的糧食不過兩千餘萬斤,平攤到每個人的頭上,他們只有口糧百十來斤!
若是災年,再減半!
這就是他在翻閱了涼浥縣縣誌之後得出的粗略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