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樨懷疑他是不是鬼魅來去無聲息,特意舉了蠟燭到他身邊,確認他有影子,暗嘲自己幼稚的可笑。
她曾提醒過衡三郎幾次,夜間出行危險讓他不要到藥鋪來了,但對方是充耳不聞,還是不約而至的到藥鋪來幫忙。
衡三郎有時候幫她處理草藥,有時候幫她配藥,做得有模有樣,再複雜的工藝教一遍就會。
這讓木樨都自愧不如,她學習煉丹配藥的時候,可沒少惹禍,其中最嚴重的一次,差點把師父的煉丹房燒燬了。
衡三郎雖然幫木樨擺脫了牢獄之災,但她心裡還是有些戒備的。
時間長了,衡三郎來的次數多了,便放下了戒備。
木樨問他為什麼到藥鋪來,衡三郎笑道:“你醫好了我傷,我沒有錢付藥費,給你做工還藥費。”
明明知道他說的是玩笑話,木樨也不較真。
每天下午巧珞就會把藥鋪裡的銀子拿走,藥鋪裡除了草藥就是一些製藥的工具,即使打劫也撈不到什麼銀子的。
衡三郎是天文地理無一不通的,有時候他會給木樨留個紙條,提醒她要下雨了,提前收藥材。
有時候會告訴木樨近日有風,讓她少出門。
開始以為他在玩笑,風雨應驗了幾次後,木樨便把他的話當成了“神話”。
他說有雨就不曬藥材,他說有風就加件衣裳。
衡三郎經常去關外,有時一走十天半月,只要是他離開的日子,邊關都會發生大小的戰事。
木樨曾問他遇到過兩軍打仗的場面嗎?他說經常遇到,尋常事看看熱鬧就好。
在普通人眼中戰場是生死兩茫茫的修羅場,從他口裡出來就變成了平淡無奇的刀械之爭了。
一次,衡三郎販馬回來送給木樨一塊紅色的小石頭,告訴她關外出產的瑪瑙石。
看著瑪瑙石木樨想到了匡石,他留給自己的青色石頭是哪裡得來的?
自從雪夜送完披風他就像風兒一般消失了,是否安好?
衡三郎向來默默地站在木樨身後看著她煉丹製藥,只要木樨專注做事,他從不多說一句話。
木樨的朋友很少,遇事連個商量的人也沒有,衡三郎的出現讓平靜的生活激起一片漣漪,遇到難以定奪的事便可以問他。
衡三郎恍若一個超然的人,從來不問事情的對錯和利益關係,只問木樨是否願意做這件事,是否快樂。
只要木樨願意做,再難的事他也支援,如果木樨如同嚼蠟就讓她放棄,做其他開心的事。
木樨感覺到他只關心她是否開心快活,其他的都不在他的關注範圍之內,這讓她很歡悅同時又有些忐忑。
就這樣衡三郎以病人的身份,慢慢走進了木樨的生活。
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和旭突然找到了木樨。
“和旭,好久沒有你的訊息了,匡老先生還好嗎?”木樨拉和旭坐下來,把茶水和點心放到她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