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樨趕緊起床,給她煮了濃濃的紅糖水。
馨兒喝了紅糖水疼痛也沒有減輕,木樨只好給她紮了針灸止痛,她才睡下了。
經過這一番折騰木樨沒有了睡意,拿起筆寫了一個方子。
很多女孩子來月事的時候都會肚子疼,像馨兒這般難受的不在少數,如果煉製一種丹藥能解決這個問題,能幫很多女兒家擺脫痛苦。
天亮後,馨兒起床的時候,木樨遞給她一杯溫水,三顆小藥丸。
“吃下去,你肚子就不疼了。”這是她連夜配的丹藥,並且想好了一個藥名“木仙紅花丸”。
馨兒的肚子還是針扎般疼,連思考的能力都沒有了,接過藥便吃了下去。
她以為還會像以前一樣疼上四五天,不想吃過早飯肚子就不疼了,小腹暖暖的很舒服。
雖然木樨讓她繼續臥床休息,不用去女德學堂了。但她再也躺不住,偷偷的幫木樨糊起藥口袋來。
木樨用蠟紙把紅花丸包起來,十八顆小藥丸裝入一個藥口袋。
一天兩次,每次三顆正好三天的量,照例在藥口袋上畫上一朵仙瑤花。
下午,她揹著藥去了杜氏藥堂,杜二孃告訴她,昨天來了一個大主顧把二百貼小兒肚臍膏藥貼都買走了。
木樨覺得有些奇怪,家中孩子再多也用不了二百貼膏藥呀,會不會是同行做的手腳?
杜二孃給了她二兩多銀子,滿面帶笑地說:“小木公子一鍋膏藥就賺了二兩多銀子,夠一個人買幾個月的糧食了。”
木樨放下膏藥貼和木仙紅花丸,對杜二孃道:“以後不管主顧出多少銀子,一次買藥不能超過五十貼,以防被別有用心的人鑽了空子。”
杜二孃覺得她說的有理,連連點頭。
藥鋪之間競爭也非常激烈,不得不多個心眼。
木樨接著說:“這木仙紅花丸是專門為女子月事準備的,用熱米湯送服最好,一天兩次,一袋是三天的量,一般人都會好的。”
杜二孃看又有了新藥,高興的合不攏嘴,把木樨叮囑的話都一一記下了。
回去的路上,木樨拐道去了一家大藥鋪,買了一點人參鬚子和一些當歸,二兩多銀子全都花光了。
不是她不想買人參,而是人參太貴買不起。
回到家,看到門口停著一輛馬車,心裡暗自思量誰到匡家老宅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