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胡不為和素素已經進入了建業。
建業最著名的江南書院中,此時高朋滿座。
大多數是應周瑜之邀,來找回場子的。
此時的周瑜十七歲,在父親卸任洛陽令之後,跟隨父親回到舒縣。
這時候的周瑜已經名滿江南,一手琴藝冠絕江南,所以有“曲有誤,周郎顧”的說法。
周瑜本身長得相當的氣派,身高體長,姿容雄偉,更加成為了江南士族女子傾心的物件。
因為和孫權關係莫逆,所以,在父親辭官之後,便一直呆在建業。
當然,這只是一個表面現象,真正的原因,還是在於小喬身上——他喜歡小喬。
昨天,在大小喬的面前,被胡不為一頓挖苦諷刺,年輕氣盛的周瑜自然氣不過,便約了江南的才俊,要在這裡給胡不為一個下馬威。
胡不為本來很是厭煩這樣的場合,尤其是當時的清談之風。
一幫文人坐在那裡高談闊論,針砭時弊,似乎很是高深,但對於胡不為這樣務實的人來說,很是不恥。
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有些人也許一輩子也不可能接觸到政冶,卻對政冶指手畫腳,想著畫面實在是有點可笑。
但是既然來了,而且都是江南的名流,胡不為自然還是想見上一見,至少,其中的孫策很有可能會是他之後的勁敵。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當胡不為帶著素素出現在江南書院的時候,鬧哄哄的書院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是素素不輸於大小喬的美貌直接震驚了他們。
胡不為平靜的掃視了一下在場的這些人,不出意外,這些人都應該是江南的才俊,當時豪傑。
每一個拿出了,日後都是引動天下風雲的大人物。
胡不為並不因此而自慚形穢。
在他的感覺中,學識是一方面,想要成大事的人,眼界和格局相對來說,更為重要。
周瑜見到他們的到來,起身不情願的迎了過來。
然後,將在座的這些才俊一一做了介紹。
第一個介紹的是孫策。
胡不為細細的大量了一下這個孫策,見此人身材偉岸,體型修長,長得也是相當的帥氣。
更重要的是,此人的身上有一股別人不具有的特殊的魅力,似乎,所有和他認識的人都願意成為他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