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眾人都沉吟不決的時候,曹操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看著胡不為,態度誠懇的問道:
“以先生的看法,這該如何解決?”
曹操不但語氣恭敬,連稱呼都改了,開始是胡兄,現在改稱先生,這種差距陰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
也只有他更關心這種局該怎麼破。
胡不為當然理解,因為曹操本就是野心勃勃之人,時勢造英雄,像曹操這種有準備的人當然機會更多一點。
這是他關心破局的方法的原因。
胡不為想了一下,既然已經把話說出來了,得罪士族已經成為了定局,還有什麼好顧慮的?
他緩緩的開口說道:
“這個也好辦!限制士族的權力,減少從士族中取士就行了!”
曹操聞言,有點傻眼,這基本上等於沒說,正因為朝廷選士無可避免的要從士族中進行,而選士就會讓士族掌權,那麼這些士族一旦掌權,還談什麼限制權力?
看到曹操疑惑不解的樣子,胡不為笑了一下,他知道曹操的困惑在什麼地方,關鍵還是怎麼減少朝廷對於士族的依賴,尤其是取士的這一方面,這才是根本。
“其實很簡單!開科取士,全民選材!”
話說完之後,這些人都還沒有想陰白鬍不為這話的意思,還在咀嚼著話裡的意思。
曹操眼睛一亮,猛然抬頭,望著胡不為問道:
“先生的意思是從庶族中取士?”
胡不為點點頭,他知道自己這麼一說,也就是說一說。
想要實行,那是難上加難,因為這樣一來,就是要打破門閥制度,必然會影響道現有的當權派的既得利益。
實行起來的難度會有多大,可想而知。
曹操卻陷入了深思,打破門閥制度也不是沒有可能,只要有集權,阻力大一點但還是能成功的。
畢竟,士族勢力再大,也是依附在皇權上的,像現在這種情況畢竟是少數。
其他的人斷然不會想到胡不為會說出這樣的結論,個個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