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地方,他不是大秦的疆域,大秦的大軍到了,那自然也就是了。
而且,跟著大秦,顯然比自己一直的初級原生態文明,要好得多!
“我在楚地十幾年,在山越十幾年,竟然從未想到,這稻穀,竟然能比麥黍,產那麼多!”
楚尹興奮道,“若真是如此,那天下之人,就果真不會缺糧了! ”
“呵呵,正是!”
沈心笑道,“大江之南,氣溫高,雨水足,很適宜稻穀的生長,只要我們人為的找到更加飽滿的稻種,
在全國範圍內快速推行,那麼,不出多少年,天下,也就不會缺糧了!”
“大將軍所言正是!”
楚尹笑道,“大將軍如此,那就是挽救了無數貧寒飢餓百姓的性命,真乃,神農再世也!
大將軍天人之仁,獨秀之資,古往今來,當屬第一!”
“呵呵,你這馬屁,也拍的過大了。”
沈心笑了笑,後世的袁爺爺,發明雜交水稻,多養活了上千萬乃至於上億的人,那是何等的功績?
這袁老爺子,若是放在古代,肯定是要賜封號,修建宗祠的!
比如,引進紅薯的明朝人陳益,就被當地人,蓋了宗祠,當做神明一樣去感激紀念。
但是,在沈心那個時代,袁老爺子,竟然還偶爾會被無良之人詆譭,甚至於痛罵。
最經典的是一個熊孩子闖了禍之後,他那個母親說了一句,“我要起訴,因為以前我們吃的不飽的時候,就不會惹那麼多的事都怪他發明了雜交水稻,
讓我們家孩子吃飽了沒事幹,才到處惹事”
他這話一出,當時就給人一種獨特的感覺。
她可能真的沒受過袁老爺子的恩惠,別人是吃袁老爺子雜交水稻長大的,她可能只是吃屎長大的。
一個對人民有如此貢獻的人,被人詆譭,而且流量遠不如一個剛剛初出茅廬的小花旦明星,更是一種悲哀。
國士無雙,難敵戲子時代。
不過楚尹說的也沒錯,放在大秦這個時代,如果沈心大力引進高產水稻,解決了全天下的吃飯問題,
那他,就完全有資格,被在全國各地,修築宗祠,讓人叩拜供奉!
不過那場面,沈心有點不敢想。
自己的泥像矗立在全國各地,到處都有人跟自己磕頭,那自己去了,是不是也得磕頭?
不過,哪有給自己磕頭的道理的?
“好了,你隨我歸秦,只等我求著朝廷,給眾多六國的武將正名之後,你就想辦法,把項羽給我挖來。”
沈心笑道,“只要這人能夠隨我出征,我想,你外祖父項燕,肯定能含笑九泉的。”
“多謝大將軍!”
楚尹聽罷,跪地道,“多謝大將軍,如此器重項藉,若是朝廷願意為我外祖等正名,我定當較碎舌根,也要幫助大將軍,把項藉找來,讓他誠心歸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