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最怕漢人春夏之際找他們麻煩,而匈奴人在秋季來臨的時候,卻幾乎從來都不放過,南下入侵中原掠奪的機會!
而匈奴人為什麼會選擇在秋季呢?
這個和漢軍在春夏之際進攻他們的道理差不多。
當然,也不是盯著中原漢人的生育機會,而是,秋收機會。
北方中原,在古代全都以小麥為主,秋天時期,中原的耕種的糧食要豐收了,
這個時候,甚至朝廷都會把很多的兵丁,放回家中,讓他們參與農忙。
所以這個時候漢軍的數目不是特別多的,而且,幾乎所有人都在忙。
這正是匈奴人想看到的,你忙得抽不開身,那正好是我進攻的機會。
而且,你在豐收,我過去了,正好把糧食什麼的全都掠奪過來。
同時,經過整個春夏的給養滋潤之後,自然是人也壯,馬也膘,正是最適合作戰的時候。
所以哪怕在漢武帝對匈奴動兵之前,匈奴人只要找準機會,都會在秋收時節,突破長城進入中原,各種燒殺搶掠。
對整個黃河流域的無數百姓,造成了巨大的苦難。
所以漢武帝看了之後就想,憑什麼只能你來找我,我不能去找你?
你來打擾我的農忙對我燒殺搶掠,那我就趁著春夏之際主動進攻,讓你休養不下去!
所以也就是那句,霸氣橫秋的話,在這個時候,漢武帝脫口而出!
“寇可往,我亦可往!”
這才是漢武帝說出這話的時候,真正的背景因素。
當然,話說回來,漢武帝和秦始皇,還是有著不少的差別的。
兩人雖然都被稱為窮兵黷武的帝王,但是,漢武帝是用一生,在和匈奴決戰,而秦始皇,則是等不起。
沒錯,他等不得。
在他的任上,直接把六國都給掃蕩了,百越之地也打的差不多了。
如果讓他再多活幾年,那麼和匈奴,勢必有一場,驚心動魄的酣戰。
可惜……
真正的歷史上,秦始皇天不假年,歷史,沒有等到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