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怪才”弗蘭克·勞倫斯那樣,“花式取名”張口就來。
大多數科研人員,性格還是偏向於嚴謹的,沒勞倫斯那樣跳脫。
這套祁氏防禦系統跟普通的防禦系統不一樣,不是簡單的保守型防禦系統。
普通的機甲防禦,一般是在檢測到機甲駕駛者完全失去意識之後,加固機甲的核心控制中樞,並徹底鎖宕機甲各處較為重要的子系統。
最壞的結果,在符合特定的條件之後,這種保守型防禦系統會自動銷燬機甲各處的重要程式,以確保它們不會落入有心人之手。
可祁氏防禦系統不一樣,它能夠做到的更多。
在機甲駕駛者出現情況之後,祁氏防禦系統就會立刻啟用啟動。
透過駕駛者的神經元連線,這套系統可以判斷駕駛者是否處於暈厥的狀態,又是否需要進入下一階段的防禦模式。
一旦開啟防禦模式,祁氏防禦系統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採取更為複雜的防禦行為。
必要的話,它甚至還能主動攻擊機甲周邊的“侵入者”。
但凡形跡可疑之人,就會被它判定為“侵入者”。
而被打上“侵入者”標籤的活物,祁氏防禦系統絕對不會對其手下留情。
它與機甲本身是深度融合的,能夠充分調動機甲各處安置的武備,主觀能動性極強,殺傷力也很驚人。
當然,這種非常主動智慧的防禦,程式法則會更加繁複,對機甲核心硬體的要求也會進一步提高。
同樣,短時間內的能源消耗也會大大提升。
諸如此類的客觀原因,決定了祁氏防禦系統的應用面不會太廣。
它不是普通機甲可以承受的防禦系統,無法推廣應用為普適型技術。
而軍方的相關部門之所以會不惜成本,竭力在探索者這類機甲上應用祁氏防禦系統,更多的也是為了保護這些高階機甲內部的重量級駕駛者。
在安裝完成之後,若機甲駕駛者因為戰鬥中的某些突發狀況而無法繼續駕駛,那麼機甲也會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應敵能力。
祁氏防禦系統可以算作機甲的某類等級標識,並不是隨便什麼機甲都會安裝的。
當然,軍方應用這套系統時,考慮的也不單單是駕駛者的安全,更有機甲核心技術密不外傳這一因素。
軍方高層需要確保,在任何時候,這些高定機甲的核心技術都不會被那些非官方的勢力所竊取,進而讓聯邦境域記憶體在不安定的潛在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