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的所有人都進了一個臨時群,用來發布這兩天的各種通知和實時資訊。
同樣的,格沃斯和帕爾頓也會在這個群裡進行各項新技術的解釋說明工作。
格沃斯和帕爾頓的所有觀賽師生,以及其他軍事院校受邀前來的師生們,全都檢視了古斯塔教授傳送的說明資料。
說明內容並不會把相關的原理解釋得非常清楚,只會進行大致描述。
比如現在涉及到的這項技術,就是在保證神經元連線的基礎上,降低駕駛者的痛感同頻率。
乍一聽,這似乎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在曾經夏洛參加過的格沃斯虛擬機器甲大賽中,痛感值也可以被人為除錯。
當時,主辦方就將痛感值設定到了極低的30%。
可那到底也只是星網的虛擬世界,與現實的情況不同。
在虛擬世界之中,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對機甲進行各種各樣的設定。
可是在現實世界中,一切都得唯物科學,不能只憑借主觀臆想。
為了保證機甲動作與機甲師動作的高度協調一致,所以神經元連線是必不可少的,且必須是百分之百的連線強度。
有得必有失,在完全掌控機甲動作的同時,機甲師也需要付出相應的代價,那就是要同步承受機甲所遭受的外在攻擊傷害。
當然,因為機甲表面的金屬非常堅固,所以微弱的攻擊都能被最表層的金屬扛下。
只有當擊打力度足夠大的時候,機甲師才會感受到攻擊的力度和強度。
如果只是很輕微的觸碰,是無法壓迫到機甲內部的神經元連線線的,機甲駕駛者也就無法對應感知到。
換言之,機甲師所感受到的一切,是要以神經元連線線是否被觸發為前提的。
不管是機甲被打一棍,還是機甲被砍一刀,如果不能作用到神經元連線線上,駕駛者便無法感知。
可是,為了讓機甲的動作更加流暢自如,神經元連線線其實被排得非常密實,遍佈機甲全身,基本上不會有盲區。
只要攻擊的力度足夠大,就能壓迫到神經元連線線,所以機甲師們也不能心存僥倖,還是要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去戰鬥。
以上,都是常規的情況。
夏洛坐在懸浮座艙裡,並沒有去檢視群裡面的解釋資料。
作為候補人員的她,保不準會有上場的機會,光腦自然也是被遮蔽訊號的。
若不做出這種安排,就會顯得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