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天府六百里加急,朱見深的心裡一驚,不會是奪門之變2.0爆發成功,自己那不成器的親爹,瓦剌留學生,大明戰神朱祁鎮同學復辟了吧?
朱見深正要上前接過那八百里的加急文書,卻看到那信使搖搖晃晃的上前,把沾著三根雞毛的背囊交給了大明太子少保,兵部尚書于謙的手裡。
呃,竟然是人家兵部的六百里加急!
耿直的于謙這個時候是不會想到朱見深的尷尬,他的心思已經完全被這個奏報給吸引了,急忙上前,接過那傳令驛卒的背囊,檢視一些封印和印鑑,這才開啟,快速的掃了一眼,身體不由的一顫——
杭皇后殯天了!
真是太好了,這下終於有理由叫這個小太子回京了。再不論怎麼說,杭皇后都是大明朝景泰帝的皇后,乃是國母,你朱見深既然是做的皇太子,那就是你名義上的母親,現在母親去世,你這個兒子難道不回去?
想到這裡,于謙便默默的把手中的信箋遞給朱見深,沒有說話。
朱見深接過來,一看,也是沉默不言。
說啥?
他跟杭皇后自然是不熟的,而且因為以前的種種,關係算不上好,自然是沒有和汪皇后……汪廢后關係要更近,但這畢竟是大明朝皇后啊!
“少保,這個,我能不回去嗎?”
正如之前朱見深考慮的那樣,這個時代終究有這個時代的規矩,比如你朱見深身為太子,那麼太上皇朱祁鎮是你父親,景泰帝朱祁鈺也是你父皇,倆爹你都要盡孝,一旦哪裡做的不對,這便是不孝,這天下便人人都可說你!
這這麼算起來,杭皇后的殯天,他朱見深自然要守孝。
當然,不用像是大臣們丁憂三年,頂多也就是守孝二十七天而已。這其實沒啥問題,重點是這個時候出現,他的計劃完全無法實施。
在他的心裡最低的預期是將府軍前衛和這些調來以及勤王的部隊混編,分別駐紮在大寧新城和開平新城,然後在加上每年來輪訓的幼軍,這麼一來,宣大一線,將穩如泰山。
可誰知道發生了這事……
怕只能建一座大寧新城了,所以他才試探的看向于謙,想要討一個巧……
于謙只是瞥了朱見深一眼,很是從容的回了一句,“殿下您說呢?”
我說我想走,可是沒人留,也沒人敢留。
朱見深只得很是無奈的回去讓人準備自己的行李準備班師回京,這種事,就算是做樣子,他也得去做的。
事實上朱見深的行李也沒有多少,就這還是他的小丫鬟蓉兒使勁張羅的結果,如果按照朱見深原來勤務兵張傑的意思,出門行軍哪裡有這麼多事,真萬一打了敗仗,還耽誤逃命呢……
當然這個話,張傑是沒敢說出口過。
府軍前衛中槍法和騎術不錯的沒有條不紊的挑選出來,在府軍前衛指揮僉事曹斌的指揮下,開始在後勤的幫助下,更換成一水的新式燧發鳥銃,然後裝備好彈藥和糧草之後,按照朱見深的安排,交代了留下的部隊。
剩下的自然就是要跟其他部隊陸陸續續班師回朝的節奏,但是按照朱見深的意思,那就是必須要等京觀築好之後,再回去。
務必確保自己人生第一個京觀成功。
至於刻碑,用朱見深的話說,這功績都是戰死計程車兵帶來的,無需什麼表明功績的官樣文章,直接樹立一座烈士紀念碑,刻上每一個戰死兵卒的名字和籍貫,即可!
而且他也決定每年秋天都來次狩獵,並用狩獵來的獵物祭奠他們!
原本,朱見深想要將之命名為木蘭圍場,但想了想還是決定將其名字定位大寧秋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