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只是在譜曲階段,可也不至於出現這種小插曲。
而且,這個聲音,反而是讓一眾低音,更為明顯,同時,也調動了人的積極情緒,一直很壓抑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一個並不壓抑的聲音,會使人的耳朵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可以說,沒有壞處,倒是有一種,非常妙的韻味在裡面。
聽到了這個聲音,這首曲子就很有可能不全是壓抑的風格,因此,人也會出現期待,心,會跟著旋律走。
可惜接下來的一分鐘裡,依舊是冗長的沉重。
聽的人厭煩。
江思安知道,何良不可能一直用低音,他還會再次用高音的。
果然,在下一個小節,幾個高音穿插著出現……
沒有不合理的地方,反而融合的十分完美。
而這個高音,也象徵著結束低音階段,要出現更為動人的曲調了。
“高音……低音……高音。”
江思安仔細的豎著耳朵,靠耳朵辯識著何良吹奏的規律,眼睛,則是一直盯著何良快速挪動的手。
他的唇不停的置換著位置,口琴發出的聲音也不停的變化著,高低起伏,交織在一起的時候,彷彿構成了一個畫面。
可惜的是,江思安看不清那個畫面到底是什麼,總是似是而非,朦朦朧朧的。
有點勾起了想要探究的慾望,和最開始的希望不同,是一種更深層的層次感。
如果說最開始的壓抑中多出了那麼一點希望,那現在,就是已經代入了場景。
人們已經到了忘卻之前的壓抑的時候。
此時此刻,聽到這首曲子的人,應該都只想看到那幅畫面到底是什麼。
也許每個人看到的都是相同的,也許每個人看到的也應該是不同的。
總之,江思安還沒看到,她也不知道答案。
是何良想要她看到什麼,還是她自己心裡想看到什麼?
她什麼都不知道。
可越是這樣,證明這首曲子越是成功,甚至,已經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呼……”
之前的呼吸頻率陡然變化,何良加快了呼氣的速度,整個旋律又是為之一變。
不過,江思安有點懷疑,何良會不會缺氧這個問題,但要是何良自己經常這麼做的話,肺活量應該也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