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本來就是雙方的事情。”
“趙叔有錯,你們的母親又怎麼能置身事外?”
“感情的事情,牽扯那麼多恩怨,誰能說清楚到底誰對誰錯?”
“既然說不清楚,那麼分開,就是雙方都有錯。”
“都有錯的話,你們憑什麼只責怪趙叔一個人呢?”
“天下間,最殘忍的傷害,莫過於親人給予的痛苦。”
“你的摯愛不理解你,你的父母不明白你,你的子女不尊重你……”
“這些,都是讓人無法忍受的傷害。”
“難道說就因為趙叔老實,重情分,你們就可以這樣肆意的仗著身份傷害他嗎?”
“那樣的你們,有什麼資格說著自己的痛楚?”
“我真的很不理解。”
“是什麼因素,使你們變成現在這樣。”
“人之初,性本善。”
“你們的善良呢?”
江思安話鋒一轉,把話題引到了趙順身上。
她確實是看不下去。
但是,不也有句話嗎?
子不教,父之過。
趙順也並非她說的那麼完美。
至少在面對孩子們的時候,他也沒有用對正確的方法。
不過可以理解的是,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沒有經驗可循。
所有的狀況都得靠著自己在社會上闖蕩後,才能根據自己的經歷,對症下藥。
但人是個體,不是每個人的經驗都適用於每個人。
因此,孩子的好與壞,除了家長之外,別的因素也很重要。
然而,如果最重要的家長不能給他們樹立好榜樣,那麼即便他們再怎麼成長,估計也不會懂的是非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