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釋怨——謀而後行> 三百五十四 戰亂中的局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三百五十四 戰亂中的局勢

長樂城在進行大戰的時候,呂雄逸還沒有接到寧令多爻的傳信。十二萬大軍繞道南行,切斷了沮渠猛夏派出的送信人,直接從且未城的南門攻進了南涼國的王宮。因為有兩倍於沮渠猛夏兵力的優勢,呂雄逸採取的是強攻。

強攻的結果雖然兵力有極大的損失,十二萬兵馬,只剩得七萬左右,幾乎與沮渠猛夏的五萬人馬是一對一的消耗,卻讓呂雄逸成功地佔領了南涼國的都城。

進了南涼皇城的呂雄逸沒能抓住沮渠猛夏,而是被沮渠猛夏換了兵衛的裝扮,從西城門逃了出去,正好遇上從幷州趕回來的婁世東。兩廂匯合後,婁世東知道了實情的確如司馬琰所說的一般,呂雄逸切斷了沮渠猛夏給他的傳通道路,所以南涼國丟失了都城且未城。

幸得沮渠猛夏還在,而他的十萬人馬也還有八萬人左右,實力還在,還能與呂雄逸一戰,奪回且未城。

因為婁世東的回援,重新與剛剛佔領且未城的呂雄逸開啟了爭奪且未城的大戰,以至於在呂雄逸接到寧令多爻的傳信時,只吩咐身邊的人回信,讓寧令多爻勸阻呂品冠,不要出城應戰,死守著長樂城,等他回去。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回信的時候,他的兒子已經出了城,並且被人包圍。大半月後,當呂雄逸死守且未城,與婁世東軍隊的對戰呈膠著狀態時,傳來長樂城失守、呂品冠不知所蹤的訊息

呂雄逸在狂噴了一口鮮血的同時,與前段時間的婁世東一般,思索起此次出征南涼國到底是對是錯?雖然他打下了且未城,卻丟了長樂這個北涼國的根本所在,如今他與沮渠猛夏一般,變得無家可歸。只是他比沮渠猛夏強一點,他暫時佔領了且未城,而沮渠猛夏連一個都城都沒。

趁著婁世東與呂雄逸爭奪且未城的時候,司馬琰的大軍逐漸開始收復失掉的交州、冀州。沮渠猛夏想奪回且未城,婁世東無睱再顧及這兩個州,遂將留守在那兩個州的兵力都撤了回來,真真是芝麻沒撿著,又丟了西瓜。

在北地一片混戰的時候,隆安城旁邊的徐直的戰事也在進行著。司馬長明與朱震庭的兵馬彙集在一處後,本以為會等來洛城、荊州與交州林浩然的兵馬,準備兩廂匯合後,直接攻入隆安城,逼皇帝司馬琛給一個說法。

怎知卻傳來兵部的尚書右丞鄭越,採取了傷敵一萬,自損八千的方式,以犧牲淮陽和鄴城兩地的府兵為代價,將林浩然亂箭射死在荊州城下。而司馬長松在面對鄭越射殺林浩然之時,緊閉城門,不放林浩然入城。

林浩然是司馬長明的妻弟,是因為司馬長明的原故才跟著起兵,如今卻因為司馬長松的怕事和自保,死在亂箭之下,司馬長明聞知後大慟。

緊接另一個訊息傳來,卻是司馬長寧的洛城府兵歸附司馬琰,隨同司馬琰一同去了幷州,解了幷州之危,還收復了已失的交州和冀州。眼見著與自己同盟的兩個人,一個背信棄義害了自己的妻弟,一個由黑洗白,成功地洗脫了謀逆的罪名,司馬長明只覺得前途一片黑暗。

眼見著司馬琰平定了荊州與洛城的內亂,守住了幷州,又收復了冀州與交州,雖然徐直的戰事還持續著,但司馬琛為了穩定民心,顯示大慶朝的穩固。一面將司馬長明的母妃沈淑妃打入冷宮,一面將沈家、林家與郭家都押下大牢,等候徐直的戰事結束後再一併懲處。一面卻要求朝庭的政務照常,將因內亂而擱置了大半年的中正推官考核補上。

雖然司馬琛極力強調一切如常,但各大世家怎麼會看不出內亂並未結束?皇帝要求所有的政務照常進行,朝官們也不能公然推脫,但他們可以選擇去沒有內亂,相對安全的地方。

經過一些操作,別的地方的推官考核都有人去,靖南五州及與之相鄰的武垣、涿州郡等地卻無人肯去。

當盧慎梓將各地上報的中正人員上報給司馬琛時,司馬琛立時恨恨地將那份名冊摔到了地上。

盧慎梓一言不發,黃得貴則小心地看了盧慎梓一眼後,才轉向司馬琛說道:“皇上,秦醫正吩咐奴才要隨時提醒皇上,萬勿動氣。”

司馬琛聽了黃得貴這句說話,沒有向以往一樣繼續發脾氣,甚至是懲處這個多話的奴才,而是盡力地平息著自己胸中的怒火。這讓一向自認為了解皇帝的盧慎梓不禁對黃得貴都有些另眼相看了。什麼時候開始,皇帝對身邊的一個太監的話也如此的聽了?

盧慎梓不知道的是,司馬琛的身體雖經過凌宵施針解毒,但終究是傷了根本,而且入毒太深,即便是凌宵有凌家祖傳的精妙針法排毒,也只能慢慢進行,司馬琛的身體已然經不起大喜、大悲、大怒等等情緒。

前段時間因著司馬長明等幾個兒子謀逆的事,他控制不住情緒,本來已經有些好轉的身體,因為毒血倒流,又往心脈接近了幾分。秦明一面配合著凌宵的針法,給司馬琛配製比較溫和的解毒湯藥,一面不停地勸慰司馬琛萬勿再動怒、也不要過於操勞……

可司馬琛終究沒辦法停下來,真想要停下來,除非退位。可一想到給自己下毒的人都還沒有抓到,徐直的叛亂尚未平定,司馬琛又放棄了這個想法。對於秦明讓黃得貴多多勸自己的事,他是知道的,所以並不會怪罪黃得貴。

看著被自己扔在地上的那份名冊,司馬琛想起自己過壽時,承頤臨走時的請求,想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遂以眼神示意黃得貴,將那份名冊撿起來。

黃得貴立時躬身將名冊撿了起來,拍了拍上面根本不存在的灰塵,恭敬地遞給皇帝。司馬琛接過後,提筆在上面加上了溫益銘的名字。說道:“既然沒有人願意去靖南五州等地,那便讓溫益銘去吧!”

盧慎梓聽聞後一怔,說道:“太學的人一向都沒有當中正的先例。”

司馬琛冷哼了一聲,說道:“那就讓溫益銘進到吏部,任吏部侍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