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釋怨——謀而後行> 二百五十三 隆安城的瑣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二百五十三 隆安城的瑣事

經過這一事,河間府的民眾知道了瑞王的到來。承頤也透過詢問那儒生,知道了河間府的一些情況。

原來那儒生姓白,名為白石。五年前,在前任知府尚在任時,被府衙的人請來當了幾天的書記員。僅僅只得幾日,前任知府就調離了,自此之後,河間府再無人來接任。

由於無人接任,自然無人治理河道。連年的瀑雨,河水一年比一年漲勢兇猛,淹了大量的土地、莊稼、房屋,甚至漫延至府衙。府衙沒有了主事的人,衙役也回了家,民眾無處投身,只得遷往其他地方。以前百萬人口的地方,如今留在河間府的人不足十萬,散居在各郡縣,而河間府這座州城內,僅剩下不足兩萬人的居民??

送走這個多管閒事的白石,衛道不解的問承頤道:“殿下,您是河間府的王,對待如此蠻橫無理的刁民,直接攆出衙門即可,何以竟要如此的客氣?”

承頤笑了一下回答道:“曾經有一個人告訴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們初來乍到一個新的地方,如果想要收復民眾的心,就要善待他們。適才這些民眾也是擔心府衙被不知底細的人侵佔,才來盤問,這是對府衙負責的表現,算不得刁民。”

衛道聽了這話,明顯的有些不以為然。在他的心裡,這些貧民完全是可以用武力來征服的,不聽話,就打到他們聽話為止。

只聽得承頤繼續說道:“何況,這麼多年,是大慶朝虧欠了他們,他們沒有抱怨,仍舊如此良善。以後,我們還要依靠著這些民眾興盛武垣,自然要禮待於他們。”

說到這,承頤看向衛道,說道:“我知你剛才是想動手教訓白石,倘若我沒有叫住你,只怕你的拳頭已經揮了過去!”

衛道默然不語,無聲的沉默表示預設了承頤的話。

承頤嘆了一口氣,說道:“你只看到白石身後跟的二十幾個人,而你手下有百餘人,肯定能打贏。但今日之後呢?河間的州府早己空置,沒有府兵,而河間府的州城內還有兩萬多人,你的一百人要怎麼與兩萬人打?我們以後還要不要在河間府立足?”

衛道被承頤的話驚出一身冷汗,後怕地低下了頭。

承頤又道:“我知你們跟著我離開家人、離開隆安城,是為求掙點錢財,讓家人過得好些。只是入了河間府後,看到河間府衰敗的景象,很是失望。如今,我也不攔你們,如果想回去的,我當請你們護衛一場,會按護衛的銀錢算給你們。倘若願意留下的,我更是歡迎,但留下的,以後就一定要按我的吩咐行事,再不可任意妄為。”

承頤一翻話下來,衛道再次慚愧的低下了頭。他想起馮庚曾對他說過話,‘瑞王並不受寵,還時常遭遇危險,但殿下極心善,待人極好。只要忠於殿下的人,殿下必然真心相待……搖頭說道:“俾將既然已經來了,便沒打算這樣就走。”

承頤點了點頭,說道:“我說這話是認真的,不是想試探你。你今日就去問了你那些兄弟,要走的,除了一路護送的銀錢,我還附送返回去的路費。”

最終,衛道問了下來,的確有大半的人想走,只有三十多人願意繼續留下。承頤也沒失信和為難那些要走的護衛,真的讓瑾姑算了錢,發給他們回去,同時多給了回去的路費。

自然,河間府的‘慘’被這幾十個人帶回了隆安城,並且很快地宣揚開來。一直賴在隆安城,不肯離開的司馬長水和司馬長悅更是不想離開舒適的隆安城,去自己的封地。氣得司馬琛直接下旨,年節一過,要他們即刻啟程。

但史學志和方知舟卻不敢如兩位封了王的皇子一般拖到年節過後才走,年節都沒過就離開了隆安城,去往各自需要治理河道的州府。

趁著年節,整個隆安城世家、朝臣的馬車都在街市上不停地穿梭,相互地送著年禮。

司馬長青的府門口尤其熱鬧,馬車進進出出,有別人送進去的,也有王府送出去的,總的來講,還是送進去的多。這讓同為留在隆安任職的司馬長寧極為不滿,因為有人拿到了朝臣們送到司馬長青府上的禮單,並且轉給了司馬長寧。對比這張禮單,送到司馬長青府上的,遠比送到他司馬長寧府上的東西要貴重太多。

司馬長明也突然地與司馬長寧親近起來,而親近的理由,左右不過是他們都要離開隆安城了,在留在隆安城內父皇信任的兒子裡面,他支援立長。司馬長明以前一直支援立嫡,如今司馬長松沒有留在隆安城,轉而支援立長,這很容易贏得司馬長寧的相信。

司馬琛兒子們之間的關係起了微妙的變化,但朝臣們只緊緊的盯住皇帝的眼光。除了司馬長青,司馬家還有一人引起了朝臣與世家們的注意,那就是華陽公主司馬子雅。

在年節前,司馬琛一道聖旨將司馬子雅賜婚給盧慎梓的幼子盧俊逸,封了盧俊逸四品驃騎將軍的閒職。一向在宮中不甚起眼的梅修容也因此晉了位份,成了梅昭媛。一時間,名不見經傳的小小梅家也得到隆安城朝臣的青睞,門庭開始熱鬧起來。這讓一直想取盧慎林家庶女為側妃的司馬長松和郭家都極為惱火,他們一再的親近得不到盧家的回應,盧慎林反而急急的將庶女都許了人家。

年節過後,便到了司馬子媛去晉西與晉西王太子成親的時候。司馬子媛不想去、不願去,卻沒有人可以幫她。她自己也不敢去求父皇司馬琛,只能流著淚準備著和親的相關事宜,卻總是弄出一些狀況來拖延送嫁的時間。

司馬子媛這邊拖著時間,司馬長水與司馬長悅又以要為皇妹送嫁為由,拖著不肯離開隆安城。最後惹怒了司馬琛,一下子將兩個兒子並一個女兒一起攆出了隆安城。

司馬子媛哭哭泣泣的上了路,陪著送嫁的官員是新近由張家保舉進入禮部,當了從六品上的員外郎謝中愧。

謝中愧雖然嫌棄從六品上的官位太低,可到底入仕了,也算得是歡歡喜喜地接了送嫁這份差事。所以在路途中,極盡小意的侍候著華儀公主,見她一直傷心哭泣,使出混身解數,拿出當初哄張氏開心的那些手段來討華儀公主的開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