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釋怨——謀而後行> 二百四十八 怎樣培訓孩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二百四十八 怎樣培訓孩童

三日後,當姜筱璕離開成漢城返回南姜祖宅時,從姜弘敏這裡取走了一卷她頭一晚剛剛新紡出來的線。這卷紡線比起姜筱璕初見時的那些明顯的細緻均勻了許多,毛絨絨的一團,手感特別的柔軟細膩,又舒適暖和。

而與她同行回去的還有趙昊彥和李道揚。當然,趙昊彥與李道揚不是專程為送姜筱璕回南姜祖宅,才與她同行,而是姜筱璕兩日前就專程邀請了他二人。邀請時只說是有事,希望他們二人可以與自己一同回去與曾祖姜仲景一起商量。

趙昊彥已經聽趙卓衡將他們此次探路的全過程詳細的講解過,對於那樣一塊既隱蔽,又富饒的地方,極為動心。自己讓趙大鵬去帶回來的近兩萬人的私軍,是趙家這些年苦心經營才攢下的軍備力量,也是趙家以後想重新再起復的根本。就這樣曠置在草原上,並非長久之計。

以前隆安的趙家還在,自己當靖南的守將之時,養這些私軍沒有問題。可現在趙家沒了,自己失去靖南守將的位置,趙家以前轉移至晉西的錢財,石晉棠已然貪沒,沒想過要交還給趙家,而是用去討好司馬琛,趙昊彥一時也拿不回。而那兩萬人的存糧只夠維持三個月,他迫切的需要為這些人解決錢糧的問題。這也是他對姜筱璕前段時間提出來的趙國特別感興趣的原因之一。

現在,有了姜筱璕說的那塊地,以及她發現的那些可以吃的魚類,更有她描繪的‘商道’,趙昊彥彷彿已經看到了軍備和錢糧在向他的隊伍招手。他也很想找時間與她好好聊聊,趙家軍在那片澤地上佔一席之地的事情。

李道揚最近都在忙著徵選成漢城內七至十三歲男童進入軍營的事,第一批三千多名男童的徵選也基本完成,加上原來牧場上的一千多名,五千人的少年騎兵團,人員已基本備齊。既然這個提議是姜筱璕提出來的,他希望在這事上再多聽聽她的想法。

所以,在從成漢城回南姜牧場的途中,在成揚王寬大的馬車坐駕裡,李道揚、趙昊彥、姜筱璕都坐在其中,就連時刻緊隨姜筱璕的末蘭都有幸坐在了裡面。

只聽得李道揚開口說道:“如今,牧場上牧民的孩童加上成漢城中的孩童,願意登記入軍營的,已有五千之數。是將他們放在成漢城中,我尋宅子安置後訓練,還是放在牧場中訓練?”嘴裡說著話,眼光卻是看著姜筱璕的。

這件事,姜筱璕一早就仔細尋思過,所以當李道場問出來的時候,姜筱璕不用怎樣想,立時就回答道:“五千名孩童,不是一個小數目,不論是在成漢城中找宅子安置,還是在牧場中安置,都需要不小的地方。我認為可以分開安置。”

“分開安置?”李道揚有些不解地問道。而趙昊彥也看著姜筱璕,明顯的一副願聞其詳的專注表情。

姜筱璕點頭,說道:“這些孩子年歲有差異,七歲到十三歲之間,年幼的與年長的孩子,在體能和對外界的認知上都不相同,全放在一起教,有可能出現良莠不齊的情況。”

聽了這話,李道揚和趙昊彥都極為認同地點著頭。

姜筱璕再說道:“再者,練習騎射這一類還是放在草原這種開闊的地方更適合。但七歲的孩子小了點,可以十歲以上的先學。所以,先將孩童按年歲分段,七歲到十歲之間的,留在成漢城內,主要以學習識字、算學、武學基礎等為主;十歲到十三歲之間的,放到牧場上,重點學習識字、算學、騎射等;還可在打獵的那些山上圍一些地方出來,訓練隱蔽、耐力、偵查等專案。”

李道揚聽了姜筱璕的話,對於分年歲、分地段、並根據學習的種類不同進行分開訓練極為贊同。當年,他自己被訓練成暗衛時,也不是隻在一個地方訓練。但對於姜筱璕說的識字和算學,不管是成漢城,還是牧場都要安排,就覺著奇怪。問道:“為什麼全都要識字和學算學?而且還要在成漢城和牧場都分別要求,感覺不象只是訓練一支兵衛,倒有點象是培養讀書人一般。”

李道揚問出這話,有同樣疑問的趙昊彥也盯著姜筱璕。

姜筱璕理所當然地點著頭,說道:“學識字和算學極為重要,甚至比其他的騎射更重要。”

“可這是為什麼呢?”姜筱璕話音剛落,李道揚就迫不急待地問道。

姜筱璕說道:“我們現在想要的是一支特殊的騎兵,而不是一支只會殺人的隊伍。如果只是會殺人,從成年人中挑人來訓練不是更快?為什麼要用五到八年的時間,從孩童開始訓練?那是因為,我希望這隻騎兵不僅僅會打仗,還要會偵察、有頭腦、有判斷力??等其他方面的能力。”

說到這,見李道揚與趙昊彥都是一副迷惑的表情,只得說道:“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象我們上次繪製成漢城的城防圖時,為什麼有的暗衛傳回來訊息當中,有些地方的名字都是錯的,畫的圖也不準確?那是因為他們不識字,也不識數。但成揚王你在繪製圖的過程中,卻能糾正他們的錯處,這就是識字與不識字的差別。”

經姜筱璕這麼一說,兩人都明白了。但趙昊彥又再問道:“那識字便可,為何還要學算學?”

姜筱璕看了趙昊彥一眼,說道:“一張精確的地理圖離不開算學的知識,而攻城掠地最不能少的就是地理圖。筱璕以為,成漢城那樣的城防圖或者以後會有更多的需要,僅僅是一個、兩個人會畫,是遠遠不夠的。”

兩個人聽了她這話,不由得都瞪大了眼睛。趙昊彥直接問道:“難道你還想將這批孩子全都培養成為會畫地理圖的人?”

姜筱璕反問道:“這樣難道不更好嗎?”

被反問的趙昊彥大腦的反應沒有及時跟上,半晌才回答道:“不是不好,而是有可能嗎?”

姜筱璕卻極為有信心的說道:“就算不是全部都會,有一半,不,哪怕是兩成的人能學會,這數字也很可觀。我還想過,給他們最後的考核,就是將他們分別帶到不同的國家和州府,讓他們各自畫一幅所去地方的地理圖,作為他們是否合格的一個標準之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