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釋怨——謀而後行> 四十四 浣花溪上花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四十四 浣花溪上花開 (2 / 2)

桃花樹下,流水溪畔,飄落的桃花,逐水而流。流經彎彎的河道,流入一汪深潭,碧深紅淺,花染翠煙。

慈恩寺就位於浣花溪的最上游,是一座小小的禪院。禪院的僧眾不多,真正的和尚只得慈恩一個,另外的就是住在桃林深處的住戶,僅有十餘戶,負責照顧和打理整片桃林。當然,還有後面蓋起來的那些精舍。

在浣花溪的邊上修有十餘間精舍,供前來賞花遊玩的人歇息。每年有兩季,這裡所有的精舍都會住滿客人,更多的時候甚至供不應求。一是四、五月花開的季節,另一就是七、八月桃子成熟的季節。

慈恩和尚原本只是一遊方僧人,十餘前年途經隆安南郊,正值災年,無人肯施捨其齋飯,餓得狠了,只得飲溪水充飢。見溪邊幾棵歪歪扭扭的桃樹上結有幾粒青澀的果子,便摘來果腹。

方吃得兩粒,便有十餘個衣衫襤褸的乞兒圍著將他暴揍了一頓。說這桃是他們辛辛苦苦守了近兩月的糧食,還未來得及等果子長到成熟就被他全偷食了,無異要斷了他們這幫乞兒的生機。下手揍他時甚是狠厲,眼見他就要不活了,被一途經此地的錦衣少年救下。

錦衣少年給他留了錢糧,讓他一起收留那幫乞兒。還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讓他帶著那些乞兒一起種桃樹,多種一些,待得來年,桃樹結滿果子時,就不會為了幾個果子而爭搶了。他們能有吃的,多的可以進城裡賣掉換別的吃食。

他看到那一幫打他的乞兒,大大小小、高高矮矮,大的不過十餘歲,小的也只五六歲,起了惻隱之心,聽從了少年的勸告,在浣花溪邊留了下來。

幸得有少年時常的接濟,他和乞兒都活來下來,十餘年下來,溪邊種滿了桃樹。少年偶爾路過,都會到慈恩寺來呆上一兩日。

每到四五月,桃花盛開之時便有隆安城裡的貴人相約出游到此賞花,會往他那間小小的禪院裡舍下不少的香油錢。在他們提供了精舍和一些鄉間的素齋後,香油錢更是成倍地增加。到了七八月時,桃果成熟的季節,富家的小姐、少爺便會領著家中的僕從,來桃林採摘,給的果子錢比他們擔進城裡去賣換得的錢要多上十幾倍……

十餘年下來,當日的那些乞兒都已長大,成家立業後成了浣花溪旁邊的住戶;當年的錦衣少年也從一個小小的俾將變成了戰功赫赫的將軍,還當上了大慶朝現今唯一的王爺。

司馬琰帶著月隱玄來到慈恩寺,見到慈恩時,慈恩圓潤的臉上閃著與他頭頂一般的光亮。

只見他笑著對司馬琰說道:“不巧精舍都已供給香客,不剩一間。您知道,貧僧這寺院全都要仰仗這些香客們的佈施,萬不能得罪了。如果王爺您不嫌棄,老衲便將自己的禪院收拾出來,給王爺您住。”

看到司馬琰喘著粗氣,眼色發紅,因極力剋制而捏緊的拳頭上,青筋暴露,不僅驚異萬分。

在得知他是被人下了春藥後,臉上的表情精彩萬分,強制忍下了要笑的衝動,建議司馬琰先到碧波潭下,用深潭裡的水浸一浸自己身體。春藥這東西嘛!解之不過兩種途徑,要麼是發洩出來,要麼就是用毅力捱過那段時間。

然後,就看見司馬琰甩袖離開了他的禪院,大踏步向浣花溪下游的深潭處走去。月隱玄追著司馬琰的背影跑去。

時天色已晚,夕陽西下,給整個桃林都塗上了一層金黃色,讓浣花溪顯得格外的瑰麗。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