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海大學,明宣樓。
這幢現代化的實驗樓落成僅僅三年時間,原來的名字叫做5號實驗樓。
一年前許婧初入學之後,京城許家向滬海大學捐贈了一筆鉅款,然後這幢實驗樓就更換了名字。
明宣指的是許明宣,這位許家人曾經在滬海大學擔任教授,早在十年前就因病去世。
論輩分,他還是許婧初的叔公。
許家同時還為許婧初捐立了一座生物實驗室。
這座實驗室就在明宣樓裡。
換上了實驗室工作服的嶽恆,在許婧初的陪同下參觀植培房。
這個面積不大的房間裡,栽種著大量的蒲公英,它們在燈光的照耀下生長得鬱鬱蔥蔥,一顆顆白絨花球點綴其中。
蒲公英是很常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分佈極為廣泛。
但放在這裡精心培養的,並不是普通品種。
“我們最新的研究論文已經透過了《科學》雜誌的稽核…”
許婧初不無得意地對嶽恆說道:“下一期應該就能看到,導師說準備拿我們研究成果申報今年的科技進步獎。”
許婧初所在的生物實驗室,目前正在研究的物件正是蒲公英提取物,實驗其對人體免疫系統的作用。
蒲公英植物體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膽鹼、有機酸、菊糖等多種健康營養成分,它本身就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而實驗室對蒲公英的成分進行進一步的提煉和提純,發現這種成分能夠明顯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治療一些因為免疫力低下產生的疾病。
過去的一年,實驗室的研究進度非常快,先後透過了動物跟人體試驗,現在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這項研究也具有非常大的商業前景,因為作為原料的蒲公英很容易大規模培植,所以成本相當的低廉。
許婧初雖然是大一學生,但她是這個研究專案的發起者和投資人,並且參與了整個研究過程,因此成為了論文的通訊作者。
看著女朋友一臉“你快誇誇我”的表情,嶽恆豎起了大拇指:“厲害!”
許婧初抱著嶽恆的胳膊,將腦袋靠在他的肩膀上,笑道:“這裡面有你的功勞,沒有你給我的靈感,我也不會有現在的成果。”
事實上正是在嶽恆的引導下,她對生物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將自己的能力投入到這方面的學習和研究上。
就連這座實驗室的建立也有嶽恆的一部分功勞。
至於將蒲公英作為實驗室的首個研究目標,同樣是嶽恆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