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是一座大城,自前朝起,其繁華程度便僅次於兩朝京都長安與洛陽,當朝更是成為商都,被稱為天下商城。
南北商人常聚集於此,交易、採購貨物,每日進出城的百姓皆有萬餘。但今日例外,四座城門緊閉,無一人進出,實際上已有十多天如此了。不為其他,只因城外聚集著一批妖物。
若不是一年前道門四山便開始輪流派遣弟子駐守,江寧現在怕已是遭了災劫。妖物向來只是記載於古書或野史中,今人見過鬼物便是了不得之事,何曾見過妖物圍城這樣的情境?江寧頓時人心不得安寧,每日盼著京城或者四山來救。
太守何雲辰是當朝聖上即位元年的狀元,因當朝宰相王呈平曾於平章書院授過課,何雲辰正是當時臺下的眾學子之一,因此常與人稱是“王相學生”。
不過世人皆知,王相爺這位大儒活了六十多年,卻只有一名學生。正是那被聖上親稱“白衣卿相”的年輕儒生,但這位白衣卿相雖被聖上視為儲相,卻無意為官,如今正雲遊四海,欲尋當年儒家聖人成聖之道。
何雲辰縱為狀元出生,亦不敢自稱白衣卿相,便以“記名弟子”自居。為官二十多年,政績只能算是不錯,但名望極高,因此去年才被聖上任命為江寧太守。
此時,這位太守正在書房劈頭蓋臉地痛罵總兵。
“龜縮城內十多天了,城內百姓怨聲載道,人心惶惶。你倒好,閉門不出。你可知這城門關閉一日的損失是多少?江南道一道官員的俸祿都沒了,沒了!”
他不安道:“聖上對我委以重任,你就要我這樣去交差嗎?我辛辛苦苦二十多年積累的名望,如今一朝毀去。世人皆會罵我何雲辰貪生怕死,身為讀書人卻沒風骨,不為天下蒼生溫飽考慮,屈服於妖邪威脅之下。你可知多少人眼紅你我的位置,聖上可還會讓你我再留在這江寧府?”
總兵無奈道:“門外的是妖邪,不是流寇叛軍,不是敵國甲士。你要我們凡人怎麼與之對抗?出城迎戰只會白白犧牲將士們的性命。”
“我看你就是安穩久了,怕死。城內不是有那麼多道士嗎?你不會想辦法嗎?”
總兵不答話,這位太守大人已經魔怔了,眼裡只有生前身後名。如今的江寧全靠四山道士佈下的陣法守護,開城門就是死。
總兵名為劉懷安,是開國功臣劉虎臣大將軍之後,世襲爵位,到了他這一輩已成白丁。劉懷安骨子裡流淌著祖輩的熱血,不甘平庸,便從了軍,從一名伙頭兵做起。歷經大大小小戰役一百多場,才成為一名封號將軍,最終被聖上看中,做了江寧的總兵。
但如果讓他選,他寧可上戰場拼殺。
何雲辰來回踱步,最終拍案道:“不成,明日出城驅妖。你去點齊軍士,我去請諸位道長隨我出征。”
劉懷安大急,忙道:“不成。大人,出城必敗,還望大人三思!”
“放肆。你去不去?”
“請恕屬下不能領命。”劉懷安單膝跪下。
“你!”何雲辰怒道:“好,來人!”
兩名官差急忙進來,何雲辰指向劉懷安:“關進大牢!”
“這……”官差頓時有些為難。
“怎麼,你們也想違令?”
官差頓時上前:“劉大人,得罪了。”
“唉。”劉懷安長嘆一聲,跟隨二人出去。
何雲辰命人去調令兵馬,再命人去請城內的道長。最後,又伏案寫了一封奏摺。
他心裡其實也沒底,但他若不出城迎敵,必會被對手彈劾。更何況京城那邊還要求他捉幾隻狐妖,他如何能拒絕?丟了官位是小,但若一個不慎,很有可能被人落井下石,丟了性命。
他出生寒苦,年少時家中父母寒冬穿薄衫,只為給他多買上幾本書。後來他新科及第,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因勞苦成疾臥病已久的老父卻含笑嚥了氣,未鎝享一絲清閒之福。母親便成了他唯一的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