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丹把目光轉向探子探子回答:“安息毀壞城牆後離去,姑師已為一座空城,並未見姑師王等一干人也未見屍首。”
和順君嘆了口氣,臉上有些遺憾“或是讓安息給擄了去了!”
其餘貴族也各自嗟嘆,甚或還有掩面而泣。
贏丹知這其中或許只有和順君是真的,其它人不過是在做戲。
和順君之所以希望姑師王能活著回來,更多的是因為不希望姑師分裂。
而其它人……只怕更希望姑師王死了。
接著和順君就朝贏丹拱手道:
“殿下,請准許我等帶兵前往姑師復國。”
贏丹沒有回答,他感覺和順君依舊沒有死心。
贏丹猜的沒錯。這和順君是何許人也,他不僅老謀深算且多年來因出使各國而見多識廣,他適才雖是被贏丹一番話給嚇著了,或也可以說是被秦國的強大給震攝住。
但回頭往細裡一想:
這秦國雖是強大,但距離西域卻是路途遙遠。
且一路不只高山險阻還到處是沙漠戈壁。
安息是由北面草原策馬而來,秦國若是以種田為生少有騎兵……那豈非山高皇帝遠?
這也是秦軍在姑師只有數千兵士的原因之一。
雖說秦軍強大,但若能將姑師各部團結為一處且在安息與秦國之間斡旋,說不定姑師還有轉機。
這就是一名使者的慣性思維,他的專長就是借力打力,就算安息是敵人也不例外。
最後和順君還考慮到了一點,贏丹之所以不將姑師收為己有,為的就是能在西域樹立起寬於待人的榜樣。
因此贏丹其實也不敢把他們這些貴族怎麼樣,否則在樓蘭所做的一切便前功盡棄了和順君這可以說是在刀鋒上游走,是在玩火然而,此時的縱橫家、說客哪個又不是在玩火?
贏丹遲疑了一會兒,就點頭回答道:“難得和順君復國心切,贏丹若是不允,那便不盡人情了復國之事便由和順君做主吧!秦軍會留在此地不干涉你等行事!”
和順君不由大喜,拱手拜道:“多謝殿下,殿下此恩此德,本君沒齒難忘殿下放心,往後我等必會將秦軍恩情銘記於心姑師的大門隨時向秦軍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