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射”可以成級數的降低彈丸偏離目標的風險。
隨著贏丹一聲令下,炮手就點燃了。
接著只聽“轟”的一聲,一枚彈丸就飛射出去。
明顯偏高了些,彈丸越過城牆擊中其後不知何物,發出一陣木塊崩倒之聲,於是其餘炮手都往下調炮口角度。
在秦軍忙活的時候,站在城頭上的倫納德就被這一幕嚇了一跳,大驚之下又問了聲:
“那是何物?”
“竟有如此威力能兩百步外擊毀投石機!”
原來剛才那枚彈丸恰好命中城牆內的投石機,那投石機卻是配重型投石機,且裝好石彈處於待發狀態。
火炮發射來的實心彈丸卻是鐵製,高速飛來那衝量又哪裡是投石機能承受,只聽“咔嚓”一聲,投石機主樑就被擊斷,配重失去支撐重重砸下,當下整個投石機就成了一堆廢木。
旁邊準備操控投石機的安息兵士自然也是被砸得一片慘叫不過當然,沒人能回答倫納德的問題。
就在倫納德和親衛面面相覷時,只聽又是“轟”的一聲,對面一片煙霧之後又飛射來一發彈丸。
這一回彈丸準確的命中了城牆,倫納德也感受到了,因為自腳下傳來一陣沉悶而有力的震動。
不等倫納德反應過來,秦軍方向就一片“轟轟”之聲接著十餘枚彈丸就接二連三的打到城牆上並深深嵌入土牆內。
若說之前是像是馬蹄狠狠的給城牆來一腳,那麼現在,就是千軍萬馬在踩踏著城牆。
倫納德很快就明白會有什麼後果了……城牆已形同虛設。在一陣陣火炮的轟鳴聲中,炮彈一發發的打在樓蘭城牆上,城牆的土塊就像麵粉般的一層層往下掉。
倫納德及一眾安息兵士看得目瞪口呆。其實安息兵士此刻已經被嚇傻了。
他們雖然受的教育不多但戰場上勝負生死還是懂的。
眼前這情況,明擺著就是秦軍火炮能打到安息,而安息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毫無對策。
尤其許多安息兵士還在想那些火炮既然能將堅固的城牆都一塊塊敲下來,若是打在人身上又會是什麼光景?
這麼一想安息兵士就亂了起來,有些人都已經抱著頭跑下城頭騎馬要逃走了……
這對安息來說很正常,甚至還可以說是安息的習慣,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逃。因此安息其實更能打順風仗。
也就是當戰局有利時,安息就會像狼群一樣從四面八方圍上來搶一點利益,生怕來遲了值錢的東西都被別人搶光了。
若戰局不利,就“呼啦”一聲四散逃走。
當然,自從安息國王繼位之後這種情況會好許多。
從這一點來看,安息騎兵與蒙古騎兵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蒙古騎兵同樣也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散”。
這裡用“散”而不是“逃”,是因為蒙古騎兵已經將這“逃”發展成為一種戰術,是有指揮、有秩序的“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