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相互對視一眼,臉上露出贊同之色。
這一點,的確是維恩大軍的優勢。
雖然只有十萬兵馬,可這些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精銳,是對維恩忠心耿耿的戰士!
而艾倫手下雖然有四十萬大軍,可論起軍事素養來良莠不濟,根本和江東子弟兵不是一個檔次!
就連凱爾,當初不也是米蘭囚徒出身麼!
凱爾是雷克斯後裔,乃雷克斯五十九世孫,是歐洲波蘭人,小時候,有位客人給他看了相說:“當在受刑之後稱王。”到了壯年,犯了法,被判處勞役。凱爾愉快地笑著說:“有人給我看了相,說我當在受刑之後稱王,現在,大概就是這種情形了吧?”聽到他這麼說的人,都戲笑他,凱爾後來被帶到米蘭當役徒,修築亞歷山大王宮,凱爾專和罪犯的頭目、英雄豪傑來往,在囚徒中很有威望。
之後米蘭囚徒被徵召上了戰場,凱爾因為表現極佳被艾倫所看重,並承諾為其請功封爵。
結果,凱爾第二天就帶領一批追隨者逃離了軍營,轉頭了哈利。
因為驍勇善戰,很是受重用。
要不然也不會被先期派到波蘭城,試探秦軍的虛實了。
在原軌跡中,凱爾又改換門庭投了維恩!
最後,,因為造反被殺掉!
說起來,凱爾這人倒是和後來的另一個叫三姓家奴有些類似。
這也凸顯出了艾倫大軍的弱點,良莠不濟!
這些囚徒雖然接受過一定的軍事訓練,可到底都是囚徒。
當初是大秦已經無兵可調,才不得不把他們釋放了出來。
論起戰力來,和布萊爾的流民軍團打一打還行。
即便是和對岸的各路諸侯相比,同等人數下戰力也在伯仲之間。
可是比起經過了嚴格訓練的維恩大軍來,戰力就差了不是一星半點。
這也是維恩敢於渡河的原因之一。
再加上破釜沉舟,讓維恩大軍沒有後路可退,逼得不得不拼命,自然戰力大漲。
跟有後路的秦軍比起來,士氣就不在一個檔次。
這就是所謂狠的怕不要命的吧!
畢竟,這一戰若是輸了,維恩大軍上上下下都不會有活路了。
在一路行軍中,雙方很快就碰在了一起。
艾倫大軍已經擺出了軍陣,嚴陣以待等著對方。
儘管不想打這一仗,可既然已經無法避免,自然要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