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艾倫卻沒有在接到訊息後,趁著反賊剛剛渡河還沒站穩腳跟的時候趁亂擊潰。
反倒是選擇了觀望。
愛德曼的心裡很清楚,這是艾倫為了儲存實力而故意避戰,預設了給接應波蘭城中反賊的空隙。
如果大秦還是亞歷山大三世當家,艾倫自然會趁這個機會坑張遼一把。
命令其迎戰,消磨雙方的實力。
而艾倫自己,就能在一旁坐山觀虎鬥。
等到反賊的兵力被大幅削弱,再率領四十萬大軍一舉平定反賊!
既彰顯了艾倫戰無不勝的輝煌戰績,又能借助敵人之手排除異己,簡直是一箭雙鵰。
可是,現在的王城是公子贏丹當家。
雖然保留了艾倫上將軍的頭銜,卻失去了節制地方守軍的權力。
換上張遼這位出身上郡的心腹接管地方軍,可就不是他能隨便拿來消耗敵人兵力的棋子了。
若是引來張遼不滿,把狀告到王城,那麻煩就大了!
如果是以前的守將,大家都是奧利爾扶持起來的,也算是半個自己人。
真要把官司打到奧利爾那裡,頂多也就是各打五十大板,此事也就過去了。
最後就是坑了對手一把,換來幾句不癢不痛的訓斥罷了。
可張遼不同啊!
那是贏丹的心腹愛將,對其極其信任,否則也不為委任接管十五萬地方軍。
真要鬧到了王城,贏丹會偏向那一邊,用腳趾頭都能猜到。
最後吃虧的肯定是艾倫!
誰讓張遼來自上郡,屬於根正苗紅呢!
而他艾倫,只是被奧利爾和已經垮臺的亞歷山大三世任命的大將軍罷了。
以張遼豐富的領兵經驗,若是知道被坑了,肯定會跳起來掀桌子的!
誰叫人家是是王城那位監國的嫡系,有叫板的底氣!
說不定贏丹還正好借這個由頭,把艾倫這個上將軍給擼了也不一定!
所以,艾倫沒敢再像原軌跡中給邊軍挖坑那樣去坑張遼。
但是,如果地方守軍不動,那就只能艾倫率兵迎戰了。
可是這四十萬大軍,是艾倫最後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