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準備好綢帕,寫上車胄王三個寓意深刻的大字,再裝神弄鬼藏於魚腹中。
這些,都是在為將來謀劃。
至於口口聲聲說是替贏丹鳴不平,以贏丹的麾下自居。
恐怕只有傻子才信!
贏丹目光望向守在門外,一副忠誠模樣的亞歷山大一世時,臉上露出了笑意。
如果不是自己的出現,提前把亞歷山大一世抓到上郡,放在眼皮子底下看著。
現在,恐怕都已經有了不少的兵士!
想到亞歷山大一世和車胄的生平,倒是有很多相似之處。
車胄是因為大雨誤期,才謀劃了一系列的殺官起義!
不過樹大招風,被公子追著窮追猛打,兵敗被車伕所殺。
亞歷山大一世同樣是押解民夫,結果一路上跑的跑,又同樣可能誤期,也是殺了秦吏,然後帶著一票兄弟躲進了山裡當了匪盜!
在最艱難的時候,餓的連親手養大的狗都給殺了吃肉!
後來終於忍不住下山打家劫舍,還定下了只搶糧食不殺人的規矩。
在搶到糧食後立刻退回山上!
同樣的劫掠。
一個是劫掠了百姓和官府,佔領了城池。
一個只是在歐洲搶奪糧食,然後繼續窩在山裡。
比較起來,亞歷山大一世才是真正的逼不得已殺了秦吏,佔山為王!
就算餓極了,也沒有想過造反的事情!
因為他清楚的知道,憑藉手裡那點人壓根掀不起風浪。
躲在山裡或許還算安全,可一旦敢攻城略地引起了官府的注意,很快就會招來大股秦軍,被滅掉只是旦夕之間而已。
直到後來大秦烽煙四起,又在手下等人的鼓動下,才攻下了歐洲!
從出發點來說,亞歷山大一世在歐洲,才是為了活命。
車胄殺秦吏,是想好了造反稱王。
別說稱王,就算是有一天真當了皇帝,那也是一手打出來的天下!
無論是亞歷山大一世還是車胄,都沒有錯。
錯的,是不該當著贏丹的面睜眼說瞎話!
這是把別人當傻子呢?
車胄跪伏在地,心裡忐忑不已。
事關生死,又怎麼會不緊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