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一直默不作聲的始皇突然動了他直接看向贏丹淡淡的問道:“為何篤定你的賬目一定是的對的了”
始皇的發問一針見血,此時此刻這個話題只能由他提出來,若是內史大人提出便有種質疑贏丹的味道,雖說是由贏丹先起得頭。但身份終究不同,作為臣子還是要顧忌一些。
贏丹看了看始皇笑道:“不知父皇可還記得那張蒼?”
“張蒼?”
聞言,始皇不禁眉頭一皺,這個名字似有印象一但卻記不太深了,張蒼雖然少年成名,終歸官職太低根本沒有入朝的資格始皇記不得他也是情有可原,但內史大人卻似乎有些印象.有些不確定的道:“莫非與公子爭論善惡之道的那個少年御史?”
贏丹點點頭,“便是此人。”
內史大人不知道贏丹為何突然提起此人張蒼他有些印象,大秦最年輕的御史,才思敏捷,而且是荀子門徒,除此之外似乎也沒別的東西了。
贏丹卻是搖搖頭道:“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張蒼作為御史有些大材小用,本公子自從執掌內府之後,便將他調到內府辦事。
“實際上內府和國庫的賬目,其實便是張蒼算出來的。”
“什麼?”
聽到這話內史大人簡直不敢置信,這彷彿就是天方夜譚一樣,若真要如贏丹所說的這樣.那這張蒼簡直就是學究天人了!
張蒼上這個名字再次出現在眾人的其朵裡,沒想到竟然是這種場合以這種形式,若是內史大人沒有記錯的話,這個張蒼當初便是和贏丹起了理念衝突.在朝堂爭論善惡之道,卻被贏丹辯駁的無話可說也間接使得傳世經典《三字經》的問世!
從那以後.世人記起張蒼時太多是以一個背景板的形象,甚至是一個丑角,最多記得他能言善辯而已除此之外,就沒有再多別的印象了內史大人萬萬沒有想到,這樣一個典型的失敗者,竟然有著經天緯地之才。
但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贏丹的賬簿要準確無誤才行。
其實他們哪裡知道當初贏丹找到了張蒼非但沒有繼續羞辱於他,而是物盡其用,沒人比他更清楚的張蒼的才華,張蒼之不在於雄辯!而是術數!
張蒼年少便身為御史,可謂是博覽群書尤其善律歷術數,若說整個大秦最擅長術數的人,絕對非張蒼莫屬!
他增訂刪補了《九章算術》,收集數百個數學問題.其中聯立一次方程的解法,比西方早了一千五百年!
可謂是數學的祖師爺級人物被後人稱為“律算丞相”。
張蒼算是一塊璞玉只是無人雕琢,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張蒼在大秦朝堂多年.始終被埋沒,正是因為沒有慧眼識才之人。
如今,贏丹便要做那相馬的伯樂,物盡其用於是便將張蒼安排到了內府中對於這份差事張蒼自然不無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