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肅然道:“匈奴人本就靠著地寬草肥,養馬養牛為生,草原之地少不了水源,而向西北三百里,乃是地處最高的陰山脈,只需要派一小隊人,上去破壞水源,投入劇毒,可一舉破壞匈奴人的根源。同時放火燒山,燒地,斷起牛馬糧食來源,不出三月,草原必亂,匈奴人定放棄抵抗,然後推以使恩,下發糧食,勸降收復,平亂輕而易舉。”
陳平說的很激動,如此狠毒的計劃在他的口中說的津津有味, 好像這匈奴異族的幾十萬人,都如草芥一般。
可能在陳平心中,這只是一個見效最快的計劃,並且不耗費大秦一兵一卒,而去還能讓贏丹徹底收復這些異族為自己所用。
本贏丹內心還有點猶豫,突然想起今天城關鎮內的慘狀,別沒有了憐憫,匈奴等異族,本就沒有任何情誼,哪怕贏丹放過他們,並不會起到解決問題的結果。
“好,就聽先生所言,順我大秦者昌,逆我大秦者必亡。”
從古到今,這篇荒涼之地,民風彪悍,沒有文化底蘊,還喜歡武力。
在這個地方,實力決定一切!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沒有律法,沒有公平而言,誰厲害聽誰的,搶奪,殺弱者,好像天經地義一般,如若這樣,那也順了贏丹的心意。
要想徹底收復這些匈奴異族,先的讓他們內心感到害怕才行。而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如若按照陳平的手段進行,確實有點惡劣卑微,但哪有如何。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就是贏丹的信命。
陳平見贏丹面露喜悅,繼續緩緩說道:“當然公子聖明,這事還不能現在進行,平之意,不如先揮兵入境,控制匈奴族地,然後設計擊潰匈奴主力,趁機收復匈奴騎兵,然後反攻風胡人,金人兩地,一舉踏平,定是北方大統,公子便有了兵源,湊出十萬鐵騎,加以訓練,為公子所用。”
陳平最後停了一下,沒有繼續說完,其實,他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完。
那便是等到將來中原一旦有變,嬴丹便可揮師南下,一舉定鼎天下!
只是現在大秦始皇尚在,陳平就是再膽大包天,也不敢輕易將這番話說出口。
嬴丹聞言霎時雙目一亮,陳平看似簡單的三言兩語,便直接為他明確今後的戰略方向。
此人確實有才華,可以贊用。
這也可以同諸葛亮當年三分天下之時,做出新的戰略目標規劃,讓劉備有了明確的方向。
這有了明確的方向,做起事來才不會像無頭蒼蠅般無從亂串!
嬴丹目光發亮,對著銀甲騎士沉聲道:“辛將軍,加緊蒐集匈奴情報,尤其要密切注意陰山北部地區各部的最新動向。”
辛棄疾恭然領命:“遵命。”
...........................
嘉峪關內,賽邊內城外,管道上。
一個身穿華麗綢緞的男子,嘆息道:“哎,又開始打仗了。”
馬車裡,公子扶蘇滿臉悲息,
他已結接到蒙恬的軍令,護送糧草物質支援山海關,身為大秦監軍,這本就是他的義務,但此時,真是秋雨天,剛下了一場大雨,道路膩滑,很是難走,大大影響了行軍的速度。
扶蘇內心無奈,但看到護送糧食的民夫,艱難的行走,變不忍心催促,一直故意放慢護送時間。
蒙恬雖以派人催促多次,但扶蘇當沒聽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