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七點十五分,數百輛華夏重卡滿載物資,車上是種花三百多家工廠生產製造的四萬種零件,無論是哪一種,都是高鐵機車上必不可少的關鍵所在。
其中,絕大多數核心部件都是在新冶集團完成設計製造的,即便不是,生產單位也全部是使用新冶集團出產的各式裝置。
比如最為關鍵的車頭製造,七十二塊特種鋁合金板材全部由新冶出產,即便是把眼光放在整個星球的同類當中,也只有新冶能夠完成、種花能夠做到。
此外,這些板材需要無縫焊接在一起,這就必須使用新冶設計製造的自動焊接機器人,經過調教,它現在已經能以每分鐘一米的速度進行高速焊接。
一臺高鐵機車的八節車廂全部的焊接長度達到18.5公里,99%都由機器人完成,最大程度保證焊接質量。
高鐵機車轉向架,這是另外一項核心技術,也必須在新冶設計生產,它的生產品質直接影響高鐵機車的行駛安全,特別是它的核心部件空心車軸的生產,精度誤差需要在0.1毫米以下。
因為比較大、比較重,因此,想要達到快速批次生產轉向架,就必須用到大型模鍛壓機,目前,也只有新冶有此類裝置空閒。
上午八三十五,物資全部入庫,楊光偉帶著機車廠的幹部隊伍提前在大門口迎接即將到來的何苦。
上午九點,何苦在一大群人的簇擁下,走進機車廠。
拋開何苦帶來的人才隊伍外,還有一些記者跟在身後,他們大概是想拿到新冶集團和原四九城第一機車廠合後的一手資料。
來到這裡的第一眼,何苦就看到了楊光偉在橫幅下快步朝自己走來,每一個機車廠幹部也都在熱情的迎接著新冶團隊的到來,就連廠門口的彩旗和紅花也是隨風飄舞,氣氛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楊光偉跑到何苦身邊,恭維道:“何總工,您能蒞臨機車廠,機車廠真是蓬蓽生輝啊!”
何苦忍不住笑了笑,“楊廠長說笑了,這裡是種花未來的電力機車生產基地,怎麼能是蓬蓽?裡邊是什麼情況?速帶我去。”
很快,眾人踏入機車廠,沒有高大氣派的大門遮蓋,廠房的情況很容易就能看清楚。
只是第一眼,何苦就有些詫異,機車廠這些廠房個個看著很大、很氣派,比他預想當中的還要好。
尤其是最靠前的兩個超巨大廠房,那簡直可以和後世的機車生產廠房媲美。
在楊光偉的介紹下,何苦得知,這裡有32個廠房,拋開最靠前的兩個超大廠房之外,後排還有30個大廠房可以使用。
在心中,何苦已經將這兩個大廠房安排了,機車頭就在那裡生產!
身後,一群記者對著何苦、楊光偉來了好幾張特寫,閃光燈不斷。
“就是何總工,看起來真的好年輕。”
“是啊,我還以為最少三十歲呢,現在看看,還不到二十五吧?”
“你們看,楊光偉廠長帶著何總工開始視察了。”
聽著這些嘰嘰喳喳的聲音,何苦小聲對楊光偉道:“找人把記者安頓一下,別讓他們在廠區內胡亂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