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這裡有鰣魚,我在這裡待了半天都沒見誰釣上來過,興許這種魚看人,不對的人是釣不上來的。”
“老天爺不給這碗飯...”
“小夥子,別愣著了,快去試試。”
聞言,何苦搬來一塊石頭坐下,收拾好漁具,掛上空間出產的美味紅蟲。
這種紅蟲很是常見,在臭水溝、排水口很多,只是倉促之間不怎麼好找,但找到就是一窩。
只是看到這個魚餌,有幾個上了年紀的,更是暗暗點頭,直呼內行、大呼何苦有備而來。
要知道他們這麼多人雖然也是有備而來,但能尋找到紅蟲的卻是寥寥無幾。
不過即便有了優質魚餌,也還得看魚給不給面子,他們在這裡待了一上午,也沒見誰釣上來過鰣魚,甚至普通魚也沒見到誰釣上來幾條。
不過,訊息肯定是沒有錯的,昨晚那條魚,所有人都知道是在這裡釣的。
這些人,有一半人氣勢不凡,何苦早就察覺到他們可能都是退伍的軍人。
但萬萬沒想到,這些人都是昨天晚上嚐了鰣魚鮮美,組隊前來的那一批。
畢竟,一條二斤多的鰣魚,上百個人分,能喝口湯就不錯了!
不過饒是這鰣魚湯,也是味道鮮美,甚至比傳說的長江鰣魚的品質還要高上好幾層。
對此,何苦倒是一無所知,魚雖然是他放在這裡,但只是想讓四九城的百姓能有個不花錢的副食,自己再借機搞點奢侈品,一直忙著驚九工程,還沒有來得及行動呢。
將準備裝魚的地籠固定好,掛上紅蟲,隨手一甩,何苦裝模作樣的守著浮漂,這個浮漂還是在路邊的蘆葦蕩裡隨手採摘的蒲草,也就是像個棒棒的那個東西,天然的浮漂。
對於能不能釣上鰣魚,何苦那是相當自信,在空間的時候,何苦就發現鰣魚喜歡吃這種蟲子。
現在直接把家鄉的紅蟲搬過來,鰣魚焉能不上鉤?
畢竟在鰣魚還沒有像現在稀少的時候,古時的釣魚客就曾留下珍貴文獻,他們表示鰣魚很好釣,並不會出現不咬鉤的情況。
當然,這種紅蟲也只限於這種時間段用,要是海釣,那是不行的。
鰣魚屬洄游性魚類,每年固定的一段時間,它們由海溯江河而上產卵,在海中它們主食浮游生物,入江後變為雜食生物,紅蟲什麼的魚餌正是它們入江後的天然的釣餌,比好多大爺帶來的鮮嫩玉米粒要**不少。
半分鐘後,何苦發現浮漂動了一下,下意識的就要開始收杆。
然而真正收上來的時候卻是發現什麼都沒有,魚餌反倒被吃了。
旁邊的老大爺見狀,笑呵呵的安慰道:“年輕人,你太心急了,什麼時候收杆、怎麼收杆也是有講究的,你看。”
說著,老大爺收上來一杆,同樣什麼都沒有,不過標準的技術動作卻是教了下來。
點了點頭,道了聲謝,何苦再次甩出一杆,同時閉目沉思,另一個世界直接開始檢視野釣影片。
一邊學習,一邊實踐,一杆接著一杆,連脫好幾杆,終於在某次找到了某種微妙的平衡。
接下來,何苦信心滿滿的收杆,然而第一條魚上來的時候,卻是當場就傻了眼。
怎麼是一條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