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散開之後,幾個頭頭仔細的檢視紅色空投內的施工材料,只見這些檔案十分詳細,甚至標明瞭各種設計的原理和要求,並且指名道姓的要求在什麼位置放置什麼裝置,甚至連帶著各種管道和鋼架之類的基礎材料都標明在什麼地方提貨。
當然,提貨的位置也不會太遠,攀鋼和巴蜀橡膠廠承擔了相當大一部分的基礎材料任務,都是冶金的下屬的單位。
大概半小時之後,各類裝置清點完畢,包括負壓系統,空氣內迴圈系統,製氧系統等等。
很多裝置大家見都沒有見過,要不是上面標著漢字,他們或許還認為是進口的。
畢竟這些裝置個個看起來都是頗為複雜、精緻,很難像是自己人搞出來的。
然而,拋開這些問題之外,真正的問題來了!
那就是,巴蜀目前沒人會操作這些裝置啊。
“王濤小同志,你來一下,這些裝置你們會操作嗎?”
“不會吧?不會吧?現在居然還有人不會操作計算機?”
&nmmm”
....
裝置運回之後,施工隊圍著圖紙研究了一陣子,留下了相對比較充裕的人數作為技術支援。
同時,也在當天和巴蜀地方協商了本次工程的施工地點,以及普通工人的數量等等。
若是按照正常流程,這些事情怕是一個月也幹不完,但生物實驗室在巴蜀可是一路綠燈的專案,好多需要跑n個單位才能決定的時候,頭頭們直接就當場拍板了!
一來,大家該在的都在這裡,二來,這個生物實驗室是新冶和第一積體電路廠捐贈的,沒有人會在這個上面馬虎。
萬一拖拖拉拉,惹得人家不高興,人家弄不好說不修就不修了,到時候巴蜀上什麼地方哭去。
當天晚上,巴蜀方面按照人數,做出了十分誇張的回饋,原本何苦的意思是,留下一名施工隊成員,巴蜀就需要提供十個建築類人才。
結果到了這裡,巴蜀不光把本省的人才全塞了過去,還捎帶著周圍幾個相鄰省份的人才打包送到新冶。
一來二去,就組織了一萬多人的‘人才’隊伍!
看到名單,何苦的嘴角忍不住抽搐了幾下,巴蜀送來的這一萬多名‘專業人才’當中,居然大多數都還是沒有畢業的學生,雖然有老師帶隊,但這也太不講究了吧!
這尼瑪!當驚九工程是什麼?社會實踐嗎?
的虧是新冶,要是換成其他單位,連這些人的伙食都拿不出來!
而反觀某些建築學院,一些專業早已人去樓空,哪裡還有往日郎朗的讀書聲?
火車上,幾輛臨時加車的車廂當中,一名名教師正在為學生們訓話。
教師趙:“同學們!大家聽我說!這一次大家可能會被分到不同的施工段進行學習、作業,有的可能苦一點,有的可能累一點,但無論如何,大家都不能抱怨、不能臨陣退縮,更不能消極怠工!大家出去,就代表了我們學校的臉面,也是巴蜀的臉面,更是我們個人的臉面....”
....
教師錢:“各位同學,你們從學校走出去,參與到驚九工程這麼大的專案當中,你們應該感到榮幸!縱觀整個人類的文明的歷史,這樣的工程都是極少的,我們能參與進去,已經是三生有幸!我們過去的前輩,我們未來的後輩,不知道多少人終其一生都碰不到這種工程,碰不到能有如此大的平臺來施展自己的才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