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點來說,北橋晶片、記憶體和處理器的資料交換太慢,因此,處理器收不到足夠支撐一億次運算的資料,這才只能完成一千五百萬次的運算速度。”
“1微米處理器算力缺失問題的原因就在於此,如果能解決資料交換問題,算力才可能拉滿。”
華老看著何苦,驚訝的問道:“哦?那又該如何?”
“這就很複雜了,要不我們先從演算法模組說起,這些可能要換個新思路才能解決!”
..........
“哦,對了,差點忘了,我們有現成的!”何苦說著,突然想到什麼,將上次的那臺裝著四十個處理器的小型算力中心找了出來。
這四十個處理器之間的資料都需要互通,因此在設計上,主機板的北橋晶片和記憶體的傳輸速度就很超前。
只不過,這次處理器的算力升級後,它就無法繼續互通四十個處理器了。
最多也就是一張主機板一枚處理器,一臺計算機。
拆下一塊主機板,何苦將上面的五微米處理器全部摘下來收好,然後將主機板上的主要元器件全部移植到另外的一張超大主機板上!
做完這些,何苦直接將剩下的電路板丟到垃圾桶。
雖然有點浪費,但電子垃圾,除了丟,還能幹啥。
拆完東西的主機板,上面就一丟丟銅,回收還要虧本,更是浪費時間。
將北橋晶片和記憶體安裝上華老設計的主機板,算力也沒拉滿,這時候,何苦發現走線也有點問題,需要小改一下。
一頓操作加改造後,當場打出一塊新的電路板。
接著,何苦裝好計算機,插入自己的儲存卡片,開機,測試。
看著測試軟體上得出的結果,華老興奮的道:“處理器的算力已經達到八千萬次每秒了!”
何苦點點頭,調出小型算力中心的北橋晶片圖紙,“北橋晶片的大體設計就是這樣,有了這些,物理層面上就沒有問題了,軟體可能還需要最佳化!”
說著,何苦又調出一個相容包,匯入處理器當中,一頓操作過後,處理器小超了一下,目前的算力已經達到了1.2億次每秒。
眼見為實,華老看到軟體對處理器的算力提升後沉默不語。
良久過後,華老才緩緩道:“小苦啊,我來試一下。建議你多去各種學府走一走,我們要多多培養計算機方面的人才!這段時間我發現,瞭解這計算機越深,就越會發現這個東西的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