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鼓辨位
路上裴習彥從放在他倆中間的木箱裡拿出一個布袋遞給秦樂。
“秦兄,裡面就是指南針。”
秦樂接過布袋,開啟一看,是個小木碗和一個小竹筒。他開啟竹筒,從裡面倒出了一根穿了燈芯草的針和幾段燈芯草。
“這要怎麼用啊?”秦樂問。
裴習彥遞給他一個葫蘆,“在碗裡倒點水,再把針放上去。”
秦樂照做,端著碗看磁針在水面轉動。裴習彥停了馬,讓秦樂把木碗放下。磁針轉了一會後不動了,指著他們前面。
“這是南方?”秦樂問。
裴習彥看了眼碗裡的針,點了頭,“秦兄幫我記錄方位和裡數就好,紙筆也在箱子裡。”他拉了一下韁繩,馬繼續往前走。
秦樂把木碗小心翼翼放在腿上,開啟了木箱。
他看到木箱裡面有好幾個刻了字的竹筒和幾個布袋,一一看過,找到了筆墨紙硯。
“這個墨快用完了吧?”秦樂倒了一個墨丸出來,看了看竹筒裡面,都是這樣的小黑球。
“還能用一段時日,把它放在硯臺裡加水泡著就好。”裴習彥說。
“泡著?”秦樂這才看了一下硯臺,發現硯臺也像個石頭做的小碗,只是比較淺。
他把墨丸放在硯臺裡,加了一點水進去,沒一會水就變黑了。
“還挺方便,那我現在開始記嗎?”
“不用,等到了昨天從驛亭出來那個路口再記。”
“好。”
秦樂把工具放在木箱上,木箱蓋子上有一圈木條,像個盒子,能保證工具不滾落下去。
秦樂表示這個木箱和那些竹筒都很好用,整理得很好,裴習彥說都是他阿翁弄好的。
秦樂隱約記得有個古裝電視裡阿翁指的是爸爸,於是問裴習彥是不是畫完地圖才能回家去看他阿翁。
裴習彥半天才回答,聲音很輕,說他阿翁也到處跑,得看緣分。
“你阿翁也制輿圖嗎?你倆為什麼不一起啊?”秦樂問。
裴習彥沒回答,只拉了韁繩加快速度。
秦樂閉上嘴,轉頭看路旁山水。
他們在馬蹄聲裡到了岔路口,裴習彥讓秦樂記鼓聲看方位。
一路都是直的,秦樂在紙上歪歪扭扭寫了個南,裴習彥看了字一眼,又疑惑地看向他。
“我只是不記事,字還是知道寫的,而且我還知道更簡便的寫法。”
秦樂在紙上寫了個s,對裴習彥說:“這個符號代表南,這樣也好寫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