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九是幸運的,在最好的年紀裡,遇到了想要相伴一生的人;而恰好,心中所愛也愛你。此後不求富貴名利,但求此情如流水,無天災無人禍,用盡餘生所幸,相伴白首、至死不離。
傾心傾命,傾其所有隻為你。
平西王爺大婚,迎娶王妃楊氏九小姐,百官賀禮,君王恩賞;書院才子門生,隨轎迎親,同慶同樂。
喜轎遊城,漫天花雨,香彌盛京城都。德雲公子世無雙,耀如明珠,皎若朧月,各成龍華,成就了這一場盛世婚禮。
雲磊並無意沾染城中喧囂,只不過是因為娶的是楊九罷了;他們之間已經等候了太久太久,甚至險些錯過彼此,如今得天之所幸,能給的都是最好的。
喜轎早早兒出了府,迎了新娘子就是為了繞城的時辰,花了整整一個半時辰這才不緊不慢地到了平西王府。
王府其實就在郭府的後一條街,兩家後門臨著後門,也是為了往來方便。今兒一早迎了新娘子,放了炮竹撒了花,如今站在王府都能聞著香味盈盈。
一通禮數下來,楊九頂著打鳳冠早早就累的筋疲力盡了。幸好是新娘子送進了新房裡,新郎官兒留在外頭給賓客們敬酒去了,趁著機會躲懶,在新房裡吃點點心墊墊肚子。
咱們王爺就只能端著酒杯,忍著早就泛起痠疼得腿遊走在賓客酒席之間,幸好的是,大家都知道他身體還未痊癒,也不好勸酒,說兩句祝福的話就放過他了;可算是有史以來娶媳婦兒娶得最順心的一個了新郎官兒了。
酒過三巡,大夥兒就不鬧騰了,安安分分地吃起飯來。雲磊走到主桌,和幾位長輩們坐一塊兒,自家的爹孃和岳父岳母還有姐姐姐夫,剛剛正是熱鬧,也沒好好地說說話,如今坐了下來一抬頭就看到了陶陽的父母。
都是看著自己長大的長輩們,來參加婚禮自然是喜不自勝,端起酒盞就敬了他們一杯。
陶夫人和雲磊的母親正閒聊著,看著眼前這一身紅袍,俊朗不凡的新郎官兒,笑道:“真是長大了,都成家娶媳婦兒了!想想那個綁著小辮兒的孩子,覺著就是昨天呢!”
他們幾家人一直都是交好的,孩子們也都一塊長大,自然是感慨。雲夫人拍拍她的手,道:“陶陽也長大了,趕明兒等他回來了,你也給他尋一門好姑娘!”
“還指望他呢!”陶夫人搖搖頭,有些無奈道:“這回,忙的連小辮兒的婚宴都不回來,中秋也誤了…一年到頭不見人,我也是隨他去了!”
“孩子還小。”雲夫人安慰著,誇讚道:“陶陽是個好孩子,京城裡有幾個能和他比的?”
陶夫人滿臉都是對孩子的無奈和責怪,道:“這成家立業,不先成家怎麼著急立業呢!說他也是不聽。”
雲夫人正笑著,正好見著大林和燒餅幾個孩子正端著酒杯往主桌來,笑盈盈的分明就是來灌長輩們酒的。
雲磊突然開了口,笑容溫潤有禮:“您不著急,陶陽還小我好幾歲呢,就算成家,也得等幾年不是?”
燒餅聽了話,給長輩們問了好,上前幾步笑盈盈的:“陶姨,您這是要給咱們阿陶寶寶尋媳婦兒啦哈哈~”
“可不是。”燒餅最是會逗人開心,陶夫人一見他那騷氣的模樣就想笑,道:“回頭啊,有什麼好姑娘替我留意著點。”
孩子們笑鬧著,都說要給陶陽辦婚事了。
陶夫人看著這些孩子們,個個都長大了,唯獨自家那個不省心。對小辮兒道:“總也不回來,這回連你的喜酒也沒喝上…”
“小事。”雲磊笑道:“我給他留著,等他回來喝。”
“是該找一個了。”一邊少爺臉色微紅,帶著些酒意,道:“下個月就是我的大婚,陶姨也得催催,總不能我和老舅的喜酒,陶師弟都沒喝上。”
陶師弟。
雲磊垂眸,低飲了一口。
“好好好。”陶夫人從前最熟悉的就是咱們大少爺了,就數他這些年和陶陽關係最好,倆孩子就像親兄弟似得。看他如今也要娶親了,不免有些慈母欣慰:“說什麼也得把他拉回來,不然以後回家把他趕到門外去睡!”
聽了這話,大夥兒都笑開了,席間氣氛一下變得歡快起來,孩子們也少了些面對長輩的壓力。
少爺點頭微笑,是個褪去青澀的少年,溫潤如玉,謙謙君子般的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