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說起南燕皇帝,就不得不說南燕的開國路線。
前梁滅國之前,各地豪強湧現。所有人都想憑藉手中的力量,得萬裡江山。
然而這些豪強勢力中,各自情況又不一樣。
譬如靖國,乃是以武建國,即便顧家太祖也出生高門,但他自幼習武,每一寸土地,都是親自上陣,一刀一槍砍下來的。
南燕不同,南燕開國皇帝乃世家勳貴,家主武功不顯,但勝在知人善用,也懂謀略。
於是乎,就造成了靖國重武力,南燕盛文風的現狀。
但南燕皇室武功不顯,手下的將軍卻層出不窮。否則也不會頂著靖國與西氐的壓力硬扛這麼多年。
可問題是,太祖一朝皇帝與武將關系緊密,待老一輩死後,後代們關系如何,便不一樣了。
再加上,大多武將出身的勳貴,隨著戰事減少,又發現朝中更重文臣,便慢慢棄武從文。
皇室更是延續了開國皇帝一脈相承的子息凋零和體弱多病。要不然,也不會為了避免大權旁落,頂著壓力讓玄江州繼承了文侯爵位——在南燕,文侯,竟然是個武將爵位。
那時的南燕皇帝才七八歲,相比來說,封一個女孩兒為文侯,讓她掌管兵權,可比把兵權交給一個樹大根深的正統武將要安全得多。
更何況玄江州雖年紀不大,又是女流,卻的確坐穩了爵位。還在接下來的幾年當中,為小皇帝掃清了障礙,鬥倒了一眾權臣。
可問題是,鬥倒了權臣之後,玄江州就成了最大的權臣。
在氐國威脅之下,這當然不要緊。想來玄江州也不會沒有給自己留後路,以免被皇帝反噬清算。
她以為內憂外患之下,小皇帝哪怕是為了自己的安全,也不會自廢武功,砍了自己的輔政大臣。
卻忘了,十幾年過去,小皇帝已經長成大人,再不是當年的那個小孩兒。而在這個已經長大了的小皇帝心中,也沒有多少不通外族的愛國情懷——顧明宸早就發現了,玄江州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她把自己國家的人和其他國家的人分得很清。
可問題是,在皇帝心中,情況並不如此。
正所謂家天下是也,一國所屬一家,皇帝坐擁天下。一旦家中奴僕坐大,皇帝寧肯舍棄部分家業,也是要先除掉強奴的。
顧明宸在玄江州被封文侯開始,就對南燕的一切産生了極大的興趣。
她那時聽父皇說,玄江州天資過人又有祥瑞在身,想要在戰場上打敗她很難,但是想要利用她的身份和性別做文章卻很容易。
那時顧明宸沒有明說,但她打心底裡覺得,世間一切陰謀詭計,都只能用來投機取巧。只要當事人足夠堅定,那麼什麼樣的陰謀詭計都不會得逞。
玄江州既然敢以女子之身奪爵位兵權,就一定是想好了自己所有的優勢缺點。
性別這樣明顯的桎梏,她不可能沒有心裡準備。
所以那時候,顧明宸雖然覺得顧珩說的有道理,但她其實並不太相信他的計謀能夠得逞。
如今看來,還是自己太年輕。
玄江州並不如自己以為的那麼理智,她糊裡糊塗的,彷彿並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這就導致,曾經自己準備的計劃,就不得不換一個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