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肅王和魏王這一“病”,就直接病倒了大年初三。
皇帝對他們不滿,連宮中設宴,也跳過了他們,更別說賞賜。
明眼人一眼就知道這兩位失了皇寵,怕受牽連,自然不敢上門。
王妃想要出門走動,除了謝家之外,竟連年禮也沒能送出去。於是肅王府過了有史以來最為冷清一個新年。
窗外門可羅雀,家中笙樂盡消。只有一群少不更事的小孩子心情好,每天揮舞著小木劍打打鬧鬧。
謝華年看得心煩,更為王府的未來發愁。終於開始擔心丈夫會因為與皇帝對壘失去寵愛而與皇位擦肩而過。
之前有顧明意的箴言,她本來信心滿滿,但這會兒看到王府處境,到底讓人心裡不安。
她不得不趁著年節丈夫心情好的時候從旁進言,請他以大局為重,不要再跟皇上對著幹。
“不如,等十五過後,您親自進宮謝恩?”宮內設宴雖沒有讓他們去,過年賞賜也沒有一毫,但作為臣子,又是兒子,也應該去謝恩呀!
至於謝什麼?可以謝皇上龍體安康,更能謝皇上護佑天下,使得黎民太平。總之只要想謝,必能想出不少能謝的地方。
她可不認為這算是諂媚,那是王爺的父親又不是旁人,父子之間,有什麼難為情不難為情?
為了前程,便是如何低聲下氣,都沒有錯。
謝華年覺得丈夫那毫無由來的自尊心顯得多餘。但她只能心裡這麼想,嘴上不敢說,便舉起例子,說起自己在家時如何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以及‘溫柔忍讓’而感動了父親。
顧珩聽得很好笑,若不是當著兒女的面,又是過年,他好歹要調侃幾句。
畢竟她口中所謂的‘聰明才智’也好,還是‘溫柔忍讓’也好,‘感動’出來的父親,也沒給她什麼東西。
多給她嫁妝防身了麼?沒有。
謝華年嫁妝多是因為皇後挑中了她,讓她嫁給自己,不論是誰嫁給他,嫁妝都會翻倍。
那麼給她加派人手防身了麼?
也沒有,還是那幾個伺候慣了的嬤嬤丫鬟,至於真正能用的衛兵武器,那是一個都沒有。
她依舊是個被隨手撒出去的棋子,有很大的作用,但依舊不值得多給幾分保障。
甚至連她讓父親‘感動’,說不得都是故意裝出來,就為了讓她以為家裡對她看重。
於是他笑了笑,說一句:“王妃賢惠。”
謝華年不確定自己有沒有勸動他,但得了一句賢惠的稱贊,便也心滿意足。
一眨眼,春節過完,瑞王調查的鐵甲軍案,已經有了初步進展。
這偽裝鐵甲軍圍困盛京,意欲逼迫福王造反的幕後黑手,正是魏王與肅王。
證據指向性太過明顯,皇帝卻深信不疑,當即暴怒,要將魏王與肅王捉拿歸案。
然而不等聖旨擬好,大理寺又送來了新的證據:真正策劃者一切的,並不是魏王和肅王,而是瑞王的舅父侯大。
而且相比起瑞王只有一摞證詞再無其他證據來說,胡正手中的證據可就要齊全得多。
顧琛看著那一大摞的包含書信,髒款在內的證據,表情不是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