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胡人傾家蕩産來買。
正因這兩層打算,秦雋才特意把蒸餾工坊和酒坊設定在莊園深處,重兵把守,只有完全知根知底的自己人才可以接觸到。
肥皂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後,秦雋又琢磨著想做一套牙刷牙膏出來。
雖然說吧,這十八年來他已經習慣了用柳條刷牙,但是肥皂都要做了,何不把其他的洗護必備物品做出來呢?
牙刷就比較好做了,無非就是以骨、木、竹之類的材料製作牙刷柄,鑽上小孔,刷毛的話,單純以豬鬃毛來做有些太硬了,所以秦雋決定用馬毛、山羊毛、獾毛混合,配比出合適的柔軟度,炮製之後裁剪整齊,最後固定在刷柄上即可。
總的來說不是很難,秦雋直接把製作方法說明清楚交給了工匠。
考慮到有人喜歡軟毛有人喜歡硬毛,秦雋讓工匠做了不少種類,有柔軟些的,也有硬一些的。
工匠效率很高,沒幾天就把東西交給了秦雋,秦雋檢查過後覺得還不錯,刷毛比較牢固,刷柄是以打磨光滑的竹子為柄,雖然不能跟後世的牙刷相比,可是以現在工藝來說已經相當不錯了。
牙刷的問題解決之後,就是製作牙膏了。
這個秦雋準備親自帶人去做,主要是一些材料的配方比例他並不確定,若想要大規模生産,必須要調配出合適的比例。
於是秦雋又抽了一個沒事的下午開始在莊園裡倒騰牙膏。
科技條件有限,秦雋琢磨著也不必太麻煩,簡易版就可以。
製作簡易的牙膏其實並不複雜,要有一種摩擦劑,比如碳粉或者輕式碳酸鈣,一種粘合劑,比如甘油,再加一些改善口感的芳香劑,比如薄荷,再加入金銀花、丁香、茯苓之類的中藥磨成粉達到消炎抗菌、清新口氣作用。
不過這次工匠們都趕著桂花未落時提取足夠的精油,大工坊則是在制蒸餾酒,以及提取酒精。
做點牙膏而已,秦雋不想興師動眾,就帶了一些護衛自己開始做了。
手底下圈著石灰場,所以秦雋選擇了輕質碳酸鈣作為摩擦劑。
輕質碳酸鈣的製作其實很容易,石灰水煅燒獲得生石灰,生石灰加水獲得熟石灰,往熟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形成的沉澱物就是輕質碳酸鈣,將沉澱物烘幹重新碾碎,就可以備用了。
至於甘油,堿水加油脂加熱,幾個護衛輪流攪拌,皂化反應後分離出上層透明油狀物就是甘油了。
之後在口味的選擇上,秦雋選擇了薄荷和葡萄這兩種。
選薄荷因為他是堅定的薄荷黨,至於葡萄嘛,這種水果兩百年前從西域傳入中原,秦雋前不久為了釀葡萄酒所以購置了一大批,當下正好就有,倒不必費心尋其他水果了。
還有一些中草藥研磨成粉,所有材料在一起攪拌,放陰涼處冷藏一段時間就可以了。
同樣是考慮到材料配比的問題,秦雋設定了十幾個對照組。
不過牙膏不同於肥皂,製作完成之後要不了太長時間就可以使用,不必等待一個月那麼久,所以秦雋掐著時間到小半個時辰,就發現幾十個小木碗裡的牙膏已經是粘稠膏狀,可以開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