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團在城裡還買下地皮店鋪,這些都需要人打理,江景祥以後還有的忙碌。
他這個小鎮上的雜貨鋪夥計,大概做夢也從來沒有想到,自己需要管理這樣大的攤子。
其實尹陶還想讓江景祥擔任郡王府大管家。
只是擔心他是沒有功名的庶民,以後有官府往來,應付會吃力,才沒有多提。
江景祥到來,除了押送一萬斤糧食,還帶來五百匹粗布,一千錠紗,一千斤點燈的桐油。
這些都是他準備在新北府開店的貨物。
江團想到陳立秋他們說,普通農戶進城買東西需要去官府領布卷油卷糧卷,江景祥要是開店大賣,肯定會引起市場動盪。
現在尹陶的地位和聲譽尚淺,還不足以穩定整個新北府的局勢,開店鋪的事需要緩一步。
江景祥此時才知道新北府還有這規矩,也是瞠目結舌。
這些天,尹陶跟江團也詢問過趙郎中。
原來,分售票證並不是六皇子設立的名目,而是新北府以前就有的民俗。
新北府物產薄弱,銀錢稀缺,民眾間一般喜歡以物交換,來作為交易。
有時候糧食或者物品不多,就需要提前預定的發放票證,到時候拿票換物。
若是錢財夠,貨物夠時,也可以直接購買,不需要票具。
這一方法被小部分商鋪利用,進行訂額進貨銷售,賣家買家都有定數,也被普通接受。
到戰亂時,六皇子更是以官府名義放卷。
本來是想讓普通人也有購買到糧食的機會。
可是他一心在皇位,這些小事不過是賺個好名聲。
他金口一開,下面的人自然是拿著雞毛當令箭。
於是鍾無方等人就捏住民眾錢袋子,限額限店購買,直到現在。
讓本來是小範圍誠信利民的交流,成了限制買賣的鎖鏈。
混亂再加旱災,大部分商鋪垮塌倒閉。
新北府城繁華街道就只剩下兩條,還都是被城裡大戶掌握的。
趙郎中跟陶惠之所以沒有跟尹陶說,是因為這是整個新北府商戶的行為,還關係到商家背後的東家靠山。
不是尹陶這個上無庇護,下無根基,連足跟都沒有站穩的郡王能撼動的。
也就是說,鍾無方之所以能如此猖狂目中無人,是因為有這樣一片供他生長發育的土地。
不說,是為尹陶好,不想他早早陷入此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