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人家進入搶種搶收,就連紗坊和學堂都停下。
江家除了苞米,兩畝小麥,還有一季稻。
現在要在短短几天之內完成收稻、翻田、再插秧的過程。
第二季稻的秧苗因為提前育在秧園中,只需要稻田整理好,就可以馬上插秧。
這幾天裡,人人都是起早貪黑的幹活,大人小孩各有忙處。
就連秦家村裡的狗都沒有休息過。
晚上田間地頭燈籠不熄,村道上隨時有牛車行走。
江家在村裡有十畝稻田,此時沒有脫粒的稻子被拉回青山院,堆放在偏院中。
現在不僅要搶收,重要的還需要種下去。
好在幫忙的人手多,江家養的牛也多,總共三十畝田只用五天就收割回家,再將田翻整好,上足肥水,秧苗重新插上。
這一切彷彿是在變戲法。
眨眼間,原本已經金燦燦的稻子又變回只有一尺多高綠油油的秧苗。
而旁邊正常的稻田,才是稻花飛揚的時節。
村裡人幫忙插完秧,就全部聚到江家偏院,進行重要的脫粒工作。
院子裡堆滿院子的稻草,寬大的脫粒機前,十幾個青壯踩著踏板,帶著鑲嵌鐵圈的木輪飛快旋轉。
脫粒機是新東西,使用者只需要將手中的稻草往木輪上一放,上下翻動,幾息間就能將稻粒從稻草上拽下來。
其他人就在旁邊遞稻草,脫粒之快,一個踩板的男人需要五人抱草才伺候得過來。
場中人喊馬嘶,來回跑動。
這也是江團在做絞盤壓香桶時,讓鐵匠打製的稻麥兩用脫粒機,把原本是重體力活的打穀,變成女人孩子也能幹的事。
在秦家村人眼中,江家所有的東西都是那麼新奇,又是那樣的眼熱。
江家現在弄成的滾筒式脫粒機,不對外售賣,秦家村裡的人也不需要自家置辦。
只在農忙時來江家幫忙做事,就能換取幾天耕牛,農具的使用權。
半月前收麥時,他們就在秦光的安排下,排好收麥時間,全村依此使用過脫粒機。
此時來看熱鬧,就為江家的早稻。
十畝水稻只用兩個時辰就脫粒乾淨,甚至連稻草都被打捆綁成草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