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路攸在雲竹布莊買布,因為質量不好,布莊不收,還是江青山好心買下。
此時被提起往事,還是自己最窮困潦倒時,那時候家裡已經斷糧,路攸頓時滿臉通紅,心中羞惱。
江青山也只當他是不好意思,哈哈笑過便是。
如此一來,在江青山跟柳氏眼中,路攸家景雖然貧寒,但學習優秀,嚴於律己,還不是那種啥事不管讀死書的。
而且那通身氣度,就是清貴之像。
這可是兒子的同窗,更重要的是,他同樣是準備這次府試考秀才,年紀比江景秋的相公傅雲軒還要小兩歲。
這種品學兼優的少年,最得別人家父母喜歡,就跟尹陶一樣,路攸也得到柳氏的疼愛。
只不過,尹陶是憨厚老實,平易近人,在江家也是隨意走動。
而路攸清高孤傲,一臉嚴肅,對他,柳氏不僅不敢勸喝雞湯,連話都不敢多說。
路攸要考秀才,還需要先參加二月的縣試然後再參加四月府試,也就是說,要跟江景文同時參加童生試。
童生考試是需要三人以上人聯名作保,戶籍人口,以防人冒名頂替。
路攸已經說了,他會給江景文作保,還要帶他熟悉入考場的諸多事宜。
科考難,不僅在學問上。
很多人平時把書本已經爛記於心,而每次考試的時候卻一塌糊塗,。
甚至因為第一次考試心情緊張而栽在考場上,以至於落下心理陰影次次落敗。
要是有一個熟人隨時提點,新考生不至於在小事上出錯而功虧一簣。
江景文能被路攸在考場關照,也就意味著不會在起步時就摔跤。
這也是江團最得意的。
幸虧自己一力主張去了鎮裡上學,白夫子學識淵博,周圍同窗也是出類拔萃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這樣的讀書環境,江景文一舉過童生,還是很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