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我有時間,還能上山摘刺泡兒吃,那也是好東西。聽尹陶說,名字叫什麼覆盆子。”
聽到江景文說舅舅,江團心中一動,她這幾天都想問賣蚊香的事,為什麼爹和大哥要瞞著柳氏。
只是江景陽一直都跟江青山在忙,自己又被柳氏拉著擺弄紡紗機,都沒有合適的時間問。
“小哥,你知道舅舅家的人會是怎麼樣的?”江團故意好奇道。
江景文雖然五年前也是六七歲的人,可對外祖母舅舅家的人的印象不深,此時坐在樹根下穿鞋,一臉無所謂:“過幾天娘肯定要帶我們去舅家,你到時候不就知道了!”
舅舅們來家裡幫忙修房時,他跟江團都在老宅,接觸不多。
就小時候的印象也少得可憐,只知道舅舅們來後,家裡的飯菜就好吃些,好像是舅舅帶的山雞野兔,不過接下來家裡就要吃好長一段時間的薯片湯。
江團看舅舅們毫不推拒的來幫忙修房子,應該還是不錯的。
可從伯母康氏口中聽到的卻是另一種說法:以前登門打秋風,自家窮後就不再來了。
以她想來,雖然大舅說是要照顧外祖母的原因,沒辦法來秦家村,可這理由只要細想總覺得太過勉強。
還有江青山把家裡收入瞞著柳氏,江團覺得,這裡面肯定有自己不能知道的事。
而且看樣子江景文同樣不知道。
出來時就擔心柳氏要找人,等兩人回到青山院,果然見到柳氏正往外走。
一見到江團江景文就催促道:“我叫你們這樣久,怎麼都沒人應一聲,又跑哪裡去了?”
江團趕緊把自己乾乾淨淨的繡花鞋給她看:“娘,我們沒下地,只是去摘桑葚了。娘我跟你說,百香園裡的桑樹都被我們摘完了……”
“摘完就摘完吧!你倆趕快洗手吃蛋羹,再捂一會就塌了!”
柳氏沒在意桑果的事,出門去叫還在地裡割麥的江青山和江景陽父子倆回來吃飯。
田地離家近就是這點方便,只一會,江景陽就先回來了。
再等到江青山洗手上桌,剛早盛好的稀粥溫溫的正合適。
江青山看一眼自己跟前切成幾瓣的鹹鴨蛋問柳氏:“孩子們都有蛋吃?”
“爹,你看!”江團端起自己的蒸蛋羹。
“嗯,好好!”江青山這才端碗喝了一口,哎呀!雖然割一早上的麥子很累,但此時喝著濃濃的米粥,真是透心的爽快!
對於一個農家漢子來說,再沒有比體會過豐收喜悅,又看著一家人吃著豐盛飯食更開心的事了。
吃過飯,太陽已經升起老高,一家人全部都下了地。
在柳氏和江青山強烈要求下,江團只負責給麥堆分發捆紮用的稻草。
頭上包著布巾,身上穿著江景文的粗布衣褲。
現在江景文已經比她高了,多出來的一截衣袖褲腿緊緊扎著,正好將她全身上下包裹得嚴嚴實實。
地少人多,如同做著玩似的,到中午時,麥捆已經從地裡搬到路邊,攤開曬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