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章染布 (2 / 3)

此時她就先看柳氏會如何處理。

柳氏將以前存下的藍草泥膏化入水中,再放入江青山買回來沒有喝完的劣酒,使勁攪拌後,在染水中放入開啟的布匹,浸透壓實,布匹慢慢開始變色。

但這樣的色不穩定,而且顏色很淡,需要反覆浸泡晾乾,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顏色。

藍草泥膏是以前割下藍草葉片浸泡,直到葉脈腐爛,撈出渣滓,再放入石灰粉得到,做染膏基本上成了這裡的常識。

這也是染坊使用最多的原材料。

在柳氏把布匹浸泡一次後,撈出反覆捶打,接下來開始第二次浸泡時,江團攔住她:“娘,這些布連一點花紋都沒有,再染些花吧!”

這本是準備給女兒做衣服的,柳氏聽到嬌嬌要花,笑著道:“染色可染不出花來,等衣服做好,娘給你繡一朵。”

江團扯著已經染上淡藍的佈道:“我想試試,說不定染出花來。”

柳氏想笑,又有些不忍,女兒睡了十年,沒看見過花,現在已經入魔怔了。

每天除了要小兒子將知道山上各種花朵畫下來,還要在地裡種花,現在更是天天搬著指頭念花。

女兒家喜歡花,大概是天性吧!捨不得看見嬌嬌失望,柳氏妥協了。

罷了,就拿一匹佈讓她禍害,反正染砸就重新染過就是,無非耽擱幾天時間。

江團順利從柳氏手中得到染布權利,也是心情激動,染好了自然高興,染差了……好像也沒什麼。

在沒有工業印花技術時,在布料上增加花紋的方法只有三種。

一是緙絲,在織布時加入金絲銀線勾勒出圖案,是中國最傳統的一種挑經顯緯的欣賞裝飾性絲織品,除了織布者的技藝高超,也不是一般人能穿戴得起的。

二就是刺繡。這也是女性在生活中必須掌握的一種手工藝,“女紅”都甚至跟品行聯絡在一起。

無論貧富,基本上在衣衫上繡圖案是最普遍的做法。

第三種就是蠟染。蠟染以棉布、絲綢、金絲絨等為載體,用一種特製的蠟刀蘸熔蠟繪東巴字畫於布,利用植物染料浸染,然後沸水煮去蠟即成。

這些就是我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其中蠟染一般流行在雲貴川等少數民族地區。

臘染需要繪畫,江團覺得自己一個睡了十年的“小女孩”,突然能寫會能畫,再如何解釋,江家人都肯定會懷疑。

除此之外,還有扎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