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守拙,涉世之道,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大意】
一個剛踏入社會的青年人閱歷雖然很短淺,但是所受各種社會不良習慣的感染也比較少;一個飽經事故而閱歷很廣的人,各種惡習也隨著增加。
所以一個有修養的君子,與其講究做事的圓滑,倒不如保持樸實的個性;與其事事小心謹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達一點才不會喪失純真的本性。
心事宜明,才華須韞,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大意】
一個有高深修養的君子,他的心地像青天白日一般光明,沒有一點不可告人之事;一個有高深修養的君子,他的才學像珍珠美玉一般珍藏,絕對不輕易讓人知道。
出汙泥而不染,明機巧而不用,勢力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尤潔;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而不用者為尤高。
【大意】
權利和財勢,以不接近這些的人為清白,接近而不受汙染就更為清白;權謀術數,以不知道才算高明,知道而不使用就更為高明瞭。
良藥苦口,忠言逆耳,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進修德行的砥石。
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
【大意】
一個人的耳朵假若能常聽些不中聽的話,心裡經常想些不如意的事,這才是敦品勵德的好教訓。
反之,若每句話都好聽,每件事都很稱心,那就等於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劇毒之中了。
……
《菜根譚》中的文字,在楊晨的筆下,一一寫出,百聖震動,一道道的才氣浮現,加持在楊晨寫的每一個字型上面。
靈光洶湧,道韻垂落下來,儒道聖音宛如驚雷,諸子百聖的虛影,隨著楊晨的書寫,竟然一字不改的唸誦起來。
一字不改,為萬古文章。
聖者吟唱,使眾生受益。
唸誦《菜根譚》的聲音,獨自響起,壓倒其他的一切的聲音。
“去死!”
寫完了《菜根譚》,楊晨眸子裡放著兇光,望向了臨空而立,體悟《菜根譚》的莫許由,五指伸展,發出道道光芒,化作五嶽真形,降臨下來,鎮殺莫許由。
“手下留情!”
令兩位來自儒道祖地的儒者,放聲驚呼,果斷出手,阻止楊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