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不用猜,你看不出來嗎?”
“你仔細算算從昨天到現在,出現在咱們這裡賣紙的人,都賣出不下一千張紙了,昨天可是有人說過,長安城中的白紙,數量只有六百張,現在早就超出了這個數目,你說多餘的是怎麼來的?”
“整個長安城裡,能造出白紙的,除了朝廷還能有誰?”
有人狐疑道:“可是朝廷為何這樣做?”
那名頭戴幞頭的中年人沒好氣道:
“豬腦子啊你,現在五姓七氏擺明了要跟朝廷對著幹,你仔細想想,若是朝廷不拿出一些白紙出來,長安城中的白紙都被
五姓七氏買去,等望廷書院開始招生時,長安城裡一個人沒一個人拿著白紙去,是什麼場面?”
“朝廷,也是要臉的啊。”
怎麼可能會任由有人打朝廷的臉?”“原來如此。,
“可是這樣印下去,不也是中了五姓七氏的計謀?”
“長安城中,出現的紙張越多,就意味著有更多能進到望廷書院的名額,那些名門望族,想要落朝廷一個面子,讓望廷書院收不到一個人,可若是隨著白紙增多,名額變多,望廷書院能吃得消嗎?”
“難啊。”
頭戴模頭的中年人嘆息了一聲道:現在就看朝廷怎麼應對吧。”
而此時,不單單是長安城百姓關注這件事。
文武百官此時也將目光放了過來,都想看看小皇帝和五姓七氏的爭鬥,究竟會發展到什麼程度。
整整三天時間,五姓七氏也將長安城內餘下的二百張紙收入囊中。
而秦王府由曹正淳出面,加上原有的紙張,統共賣給五姓七氏八千張紙。
八千個名額,全部落入五姓七氏手裡。
緊跟著,兩方好像很有默契的,忽然一個不再賣一個不再去買。
隨即秦王府放出訊息,三日後望廷書院將要招生!
訊息一出,長安城各處都震驚了。
“朝廷瘋了嗎?”
“白紙全都被五姓七氏買了,怎麼還敢這時候招收學子啊?’
“那三日後,豈不是沒有一個人能進到望廷書院?”
議論聲,在長安城各個角落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