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納稅的錢用來討好山民
“只有朝廷向他們保證,保證他們能在山外活得下去,能比在山內還要過得更好,他們自然而然就會從山中遷出來。”
“可是這有一個前提。”孫伏伽肅然說道:“就是需要錢,山民遷出來需要住的地方,除此以外還要有田地耕種,不然他們得餓死。”
“而這些,都要由朝廷出錢出力,只有讓他們紮根在山外,他們才能老老實實地向朝廷交稅。”
“臣之前說的200萬貫,只是開始,一旦實施起來,臣以為至少還得翻一倍,大概在500萬貫左右。”
李泰握緊了手中的圓扇,如果不是看他年紀大,早用手中的黃金圓扇拍他頭了。
擱這扯什麼犢子呢。
500萬貫,就為了把山民遷出來?
那乾脆別讓他們出來得了得了!
用大唐一年的稅賦,只是為了做這件事,其他納稅的百姓心裡怎麼想?
要是被他們知曉,還不知在背後怎麼非議朝廷。
畢竟,朝廷這樣做本就屬於用他們納稅的錢,來討好山民。
這麼缺德的主意,是他媽誰想的?
李泰險些破口大罵,但還是忍住了,低頭思索了起來。
雖然他們用的方法不對,說的話也屬實叫人牙疼,但是他們的想法沒有錯。
把山民從山中遷出來,對於朝廷而言,利大於弊。
只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耗費錢帑太多。
如果能將錢財的損耗程度降低,這件事並不是不可為。
住房,田地..你太想了想,心頭一動,有辦法了!
文武百官一直盯視著李泰,看到他眼眸忽然閃爍起一抹亮光,眾人心中湧現出一抹不安的感覺。
小皇帝又想出什麼主意了?
“我看用不了這麼多錢!”李泰嗓音稚嫩說道。
文武百官錯愕的望著他,這話聽著怎麼這麼熟悉啊?
當時在鋪路的時候,李泰好像也是這樣說的。
李泰望著眾人,最終將目光放在孫伏伽身上,一臉認真的說道:“這樣,孫侍郎,你們戶部出20萬貫送到秦王府,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