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米漲了? !”
行人看到招牌,齊齊錯愕。
隨即就看到,李家糧店又掛出一個招牌:“今日收糧,一斗十八文錢!
行人呼吸都急促了。
“這是怎麼回事?”
“收糧的價格和賣糧的價格,都是十八文錢?!”
“發生什麼事,糧價為什麼會漲?”越來越多的行人圍了過來,小聲議論著。
不少人困惑,當他們趕忙跑去其他坊市中去詢問,吃驚發現,五姓七氏這七家開設的糧店,竟都掛出了同樣的招牌。
糧價漲了!
有人敏銳的嗅到發財的機會,今天漲到十八文,足足比平日多出了八文錢,明日是不是也要漲?
“這價格是不是要一直漲啊?”
“為何糧價會漲?”
有人忍不住望向李家糧店內的那名夥計,大聲問道。
“不知道,我們東家說要收糧,但具體沒說,誰知道發生什麼事,可能這就是有錢任性。
糧店裡的夥計聳了聳肩,笑著道:
“像這樣的豪門,做出這種事不是很常見的嗎,還有人在箐樓一擲千金呢,指不定是五姓七氏是不是在對賭還是怎麼的,不太清楚。”
“不過有一點很明顯,像這樣的好事可不天天有,說不定明天就降回來了。”
糧店夥計嘿笑道:“反正我已經把我家全部的餘糧,都拿出來賣了,明日若是糧價又跌了,再用這個價錢買回來,豈不是能多賺不少錢?”
“再過一個月,田裡就出新糧了,若是把舊糧全握在手裡,到時候新糧出來,糧不得降價?到時候再賣出去,和現在比豈不是賠了不知多少倍?”
眾人聽得眼眸一亮。
這話說的有道理,從大唐立國到現在,九年的國泰民安,誰家裡還沒點餘糧。
雖然不知道五姓七氏究竟幹什麼,但很明顯,這樣的機會不多,萬一明天真的糧價又跌回去,錯過了今天大家還不得後悔的腸子都青了?